儿童急性阑尾炎怎么处理
儿童急性阑尾炎需从诊断和治疗两方面处理,诊断依靠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治疗分手术和非手术,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学龄儿童及有基础病史儿童需特殊考虑,绝大多数确诊后应尽早手术,早期单纯性等可非手术,不同人群有不同处理要点。
一、诊断方面
1.临床表现:儿童急性阑尾炎典型表现为腹痛,初期多为脐周或上腹部疼痛,后转移至右下腹,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不同年龄段儿童表现有差异,婴幼儿症状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哭闹、拒食、腹胀等;学龄儿童相对更能表述腹痛部位等情况。
2.体格检查:右下腹固定压痛是重要体征,部分患儿可触及压痛性包块(提示可能有阑尾周围脓肿形成),还需检查有无腹膜刺激征等情况来辅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3.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腹部超声检查可发现肿大的阑尾或阑尾周围渗出等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尤其对超声检查阴性但高度怀疑阑尾炎的儿童,可进一步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CT检查一般不作为首选,但在诊断不明确且病情复杂时可考虑。
二、治疗方面
1.手术治疗:绝大多数儿童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如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对于存在阑尾穿孔风险高、阑尾周围脓肿等特殊情况的儿童,手术方式需根据具体病情调整,比如阑尾周围脓肿形成时,可先采取脓肿引流等处理后再根据情况决定后续是否再次手术切除阑尾等。
2.非手术治疗:仅适用于早期单纯性阑尾炎、患儿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或存在手术禁忌证等情况。非手术治疗主要是采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需选择对儿童适用且能覆盖常见致病菌的抗生素,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病情无改善甚至加重则需及时转为手术治疗。
三、特殊人群考虑
1.婴幼儿:婴幼儿急性阑尾炎病情进展快,容易出现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在诊断时需更加谨慎,高度怀疑时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治疗上一旦符合手术指征应尽早手术,术后要加强护理,注意保持切口清洁,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及腹部情况等,因为婴幼儿免疫力相对较低,术后感染等风险相对较高。
2.学龄儿童:学龄儿童能一定程度配合检查和治疗,但仍需关注其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心理安抚,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其生长发育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比如手术方式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对其未来身体发育等多方面的影响。
3.有基础病史儿童:对于本身有先天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基础病史的儿童,患急性阑尾炎时,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评估基础病史对病情的影响以及治疗措施对基础病史的影响。例如有免疫系统疾病的儿童,使用抗生素时要考虑药物对免疫系统的进一步影响及抗感染效果等,手术前后要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监测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