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破裂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来源:民福康

黄体破裂的原因包括:正常生理情况中部分女性因排卵周期等致少量出血流入盆腔引发,个体差异也有影响;外力作用如腹部受撞击、剧烈咳嗽或排便用力使腹压骤增致黄体破裂;疾病因素里血液系统疾病致凝血功能异常易引发,盆腔炎症致盆腔组织充血、黄体组织脆弱易破裂。

一、自动排卵破裂

1.正常生理情况:部分女性在卵泡破裂排卵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少量出血,血液流入盆腔,从而引起黄体破裂。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生理性原因,通常出血量较少,可自行吸收,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危害。这种情况在育龄期女性中较为多见,与女性自身的排卵周期相关。

2.个体差异影响:不同女性的卵泡破裂时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一些女性可能由于自身盆腔内血管分布等个体因素,在排卵后更容易出现黄体破裂相关的出血情况。比如,有的女性盆腔内血管相对脆弱,在卵泡破裂时,血管更容易破裂出血导致黄体破裂。

二、外力作用导致

1.腹部受到撞击:当腹部受到直接的撞击,如剧烈运动时发生碰撞、交通事故中的撞击等,腹部受到外力冲击,使得盆腔内的黄体组织受到影响,进而引起黄体破裂。例如,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像快速奔跑、跳跃、摔倒等,都可能使腹部受到外力撞击,增加黄体破裂的风险。这种情况在有剧烈活动或腹部受到外伤的人群中较为常见,尤其在年轻、活跃的人群中发生率相对较高。

2.剧烈咳嗽或排便用力:剧烈咳嗽时腹压会突然升高,或者在便秘时用力排便,腹压也会急剧增加,这种突然升高的腹压可能会传递到盆腔内,导致黄体内部压力骤增,从而引发黄体破裂。对于本身黄体处于相对脆弱状态的女性,如在黄体形成初期的女性,更容易因这种腹压的突然变化而发生黄体破裂。这种情况在存在剧烈咳嗽疾病(如肺炎等导致频繁剧烈咳嗽)或有便秘问题的人群中较易出现,尤其是中老年女性在有便秘情况时需特别注意。

三、疾病因素相关

1.血液系统疾病:某些血液系统疾病会影响人体的凝血功能,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当凝血功能出现异常时,黄体在形成或维持过程中,一旦有微小血管破裂,就难以正常凝血止血,从而容易导致黄体破裂且出血不易止住。这类患者本身就存在基础的血液疾病,黄体破裂只是其疾病影响下的一种可能表现。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由于基础疾病的存在,发生黄体破裂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特别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尤其是在有腹压变化等情况时。

2.盆腔炎症:盆腔炎症会使得盆腔内组织处于充血状态,黄体组织也会受到影响,局部组织变得脆弱,更容易发生破裂。长期的盆腔炎症没有得到有效治疗,会持续影响盆腔内环境,增加黄体破裂的发生几率。有盆腔炎症病史的女性,尤其是慢性盆腔炎症患者,相对更容易出现黄体破裂情况,需要积极治疗盆腔炎症以降低相关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