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骨骨折的治疗
胸骨骨折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及并发症防治。无明显移位单纯胸骨骨折可保守治疗,卧床休息3-4周制动,同时注意呼吸道管理等;胸骨骨折伴明显移位影响胸廓稳定或合并胸腔内重要脏器损伤需手术,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并发症防治要预防肺部并发症,如加强呼吸训练等,合并心脏损伤要监测心脏功能预防相关并发症,儿童患者需特殊关注。
一、保守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无明显移位的单纯胸骨骨折,通常可采用保守治疗。一般情况下,患者需卧床休息3-4周,受伤部位制动,以促进骨折愈合。例如,一些研究表明,无明显移位的胸骨骨折通过保守的卧床休息等制动措施,多数可在3-4周左右逐步恢复。
2.康复措施:在卧床期间,需注意呼吸道管理,鼓励患者咳嗽、咳痰,防止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因为胸骨骨折患者可能因疼痛而不敢有效咳嗽,导致痰液积聚,增加肺部感染风险。同时,要注意患者的体位,避免长期压迫同一部位引起褥疮等问题。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仍需密切关注其呼吸等情况,确保呼吸道通畅,因为儿童胸廓相对柔软,胸骨骨折后更要警惕肺部并发症。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当胸骨骨折伴有明显移位,影响胸廓稳定性,或者合并有胸腔内重要脏器损伤(如心脏、大血管损伤等)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若胸骨骨折导致胸廓畸形明显,严重影响呼吸功能,或者通过检查发现合并有心脏大血管损伤,就需要进行手术干预。
2.手术方式:手术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通过手术将移位的胸骨骨折复位,并使用钢板等内固定材料固定,以恢复胸骨的正常解剖结构和胸廓稳定性。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操作需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手术前需充分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全身情况,以确保手术安全;儿童患者由于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内固定材料的选择和手术操作需更加精细,要考虑到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三、并发症的防治
1.肺部并发症: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的患者,都要注意预防肺部并发症。如保守治疗患者,应加强呼吸训练,指导其进行有效的咳嗽、深呼吸等;手术患者在术后早期也需鼓励并协助其咳嗽、咳痰,必要时可进行雾化吸入等辅助排痰措施。对于存在呼吸功能较差的患者,如老年患者或合并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更要密切监测呼吸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
2.心脏损伤相关并发症:若胸骨骨折合并心脏损伤,术后需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包括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对于合并心脏损伤的患者,无论是保守还是手术治疗,都要注意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预防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儿童患者合并心脏损伤时,因其心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弱,更要加强监测和精细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