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阑尾炎和急性阑尾炎的区别是什么
阑尾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阑尾炎起病急,有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右下腹麦氏点压痛明显等,血常规及影像检查有相应表现,多需手术治疗;慢性阑尾炎病程长,右下腹隐痛等,体征、检查不如急性典型,症状明显等多需手术,特殊人群有不同特点。
一、发病情况
急性阑尾炎:起病较急,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症状,多因阑尾管腔阻塞、细菌入侵等导致,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但青少年相对多见,性别差异不大,生活中饮食不规律、剧烈运动等可能诱发,有相关病史者复发风险可能增加。
慢性阑尾炎:病程相对较长,症状相对迁延,可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也可能一开始就是慢性过程,各年龄段均可发生,生活方式对其有一定影响,比如长期不良饮食习惯等可能促使病情发展,有急性阑尾炎病史者更易出现慢性阑尾炎情况。
二、症状表现
急性阑尾炎:典型症状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开始多为上腹部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还常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体温可升高,一般为低热,若感染严重体温可更高,腹痛较剧烈,患者往往难以忍受。
慢性阑尾炎:主要症状是右下腹部隐痛,疼痛程度相对较轻,可间断发作,有的患者可能伴有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表现,症状时轻时重,有的患者腹痛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腹部不适等情况。
三、体征特点
急性阑尾炎:右下腹麦氏点有明显压痛,是重要的体征,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表现,说明炎症可能已波及腹膜,压痛部位固定且较明显。
慢性阑尾炎:右下腹可有轻度压痛,压痛程度不如急性阑尾炎明显,有时可能没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压痛部位相对固定,但体征不如急性阑尾炎典型。
四、辅助检查差异
急性阑尾炎: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有炎症反应;腹部B超或CT检查可发现阑尾肿大、周围有渗出等情况,有助于明确阑尾的形态及周围组织情况。
慢性阑尾炎:血常规可能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轻度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变化;腹部B超或CT检查有时可发现阑尾增粗、壁增厚等表现,但不如急性阑尾炎时典型,可能需要结合病史等综合判断。
五、治疗原则
急性阑尾炎:一般建议手术治疗,如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等,及时手术可避免阑尾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在手术前可进行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
慢性阑尾炎:对于症状明显、反复发作的慢性阑尾炎通常也建议手术切除阑尾,若症状较轻且患者暂时不愿手术,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等进行观察,但需密切随访,一旦症状加重仍需考虑手术。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患急性阑尾炎时病情变化较快,需更加密切监测,及时处理;老年人患阑尾炎时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要警惕病情延误,应及时评估并处理;妊娠期女性患阑尾炎时需兼顾胎儿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