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窘迫是什么意思
胎儿窘迫是胎儿在子宫内因急性或慢性缺氧危及其健康和生命的综合症状,分为急性和慢性,有相应表现,病因涉及母体、胎儿、脐带胎盘等因素,诊断靠胎心监测、胎动计数、B超、血气分析等方法,处理上急性需据情况剖宫产或阴道分娩,慢性针对病因延长孕周或适时终止妊娠,孕妇要按时产检密切关注胎动,高危妊娠更需加强监测。
一、分类及表现
急性胎儿窘迫:多发生在分娩期。主要表现为胎心率异常,正常胎心率为110~160次/分钟,若胎心率低于110次/分钟或高于160次/分钟,持续存在,可能提示胎儿窘迫;还可出现胎动异常,初期胎动频繁,继而减弱及次数减少,最终胎动消失;羊水胎粪污染,胎儿缺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肠蠕动亢进,肛门括约肌松弛,胎粪排入羊水中,羊水可呈绿色、黄绿色甚至棕黄色。
慢性胎儿窘迫:常发生在妊娠晚期,多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肾炎等母体疾病,或胎盘功能不全等引起。表现为胎动减少,胎动计数小于10次/12小时为胎动减少;胎儿生长受限,胎儿双顶径、股骨长等指标低于同孕周正常范围;胎心监护异常,表现为基线变异减少、晚期减速、变异减速等。
二、病因
母体因素:母体血液含氧量不足是重要原因,如孕妇患有严重心肺疾病、重度贫血等;子宫胎盘血流灌注不足,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高血压、过期妊娠等可导致胎盘功能不良,影响胎儿血供。
胎儿因素:胎儿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如严重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胎儿畸形等也可能引发胎儿窘迫。
脐带、胎盘因素:脐带绕颈、脐带扭转、脐带脱垂等可导致脐带血流受阻,影响胎儿血供;胎盘早剥、胎盘功能减退等会直接影响胎盘的气体交换和营养供应。
三、诊断方法
胎心监测:通过电子胎心监护仪持续监测胎心率及其与胎动、宫缩的关系,是诊断胎儿窘迫的重要手段。
胎动计数:孕妇自己监测胎动,若发现胎动异常,需及时就医进一步评估。
B超检查:可了解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胎盘位置及成熟度、羊水情况等,有助于寻找胎儿窘迫的原因。
血气分析:通过采集胎儿头皮血进行血气分析,了解胎儿酸碱平衡状态,若pH值小于7.20,提示胎儿酸中毒,可辅助诊断胎儿窘迫。
四、处理及预后
急性胎儿窘迫:应积极寻找原因并纠正。若宫口未开全,估计短时间内不能阴道分娩,应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若宫口已开全,胎先露部已达坐骨棘平面以下3cm,应尽快助产经阴道分娩。
慢性胎儿窘迫:应针对病因治疗,尽量延长孕周,改善胎盘功能,提高胎儿氧供。若孕周已达36周以上,经治疗后胎儿情况无改善,应考虑终止妊娠。
对于胎儿窘迫,及时准确的诊断和处理非常关键。孕妇在孕期应按时产检,密切关注胎动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对于高危妊娠的孕妇,如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更应加强监测,以便早期发现胎儿窘迫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胎儿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