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心脏病吗
冠心病属于心脏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引发心肌缺血等,有稳定型、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等类型,不同人群患冠心病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老年人症状可能不典型,女性绝经前后风险不同,不良生活方式及有基础病史人群患病风险高,需相应关注与处理
冠状动脉的相关情况
冠状动脉是为心脏肌肉提供血液供应的重要血管。当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时,脂质等物质会在血管内壁沉积,形成斑块,随着时间推移,斑块逐渐增多,会使冠状动脉的管腔变窄。例如,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血管壁会逐渐发生一些变化,而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史的人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会显著升高,这部分人群就更易患上冠心病。
冠心病的不同类型及表现
稳定型心绞痛:通常在体力活动增加、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发作,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或闷痛,一般持续3-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这是因为在心肌需氧量增加时,狭窄的冠状动脉不能及时提供足够血液,从而引发心肌缺血的症状。
不稳定型心绞痛:疼痛发作频率增加、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休息时也可能发作,且含服硝酸甘油缓解效果可能不佳。其病情相对不稳定,有进展为心肌梗死的风险。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较为严重的类型,多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基础上形成血栓,完全阻塞血管,导致相应心肌区域缺血坏死。患者会出现剧烈而持久的胸痛,可伴有大汗、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不同人群的冠心病特点及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患冠心病时,症状可能不典型,有的可能仅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等,容易被忽视。这是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对疼痛等症状的感知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所以老年人要定期进行体检,关注心脏相关指标,如心电图、血脂、血糖等的检查。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不适,应及时就医。
女性:女性在绝经前患冠心病的风险相对低于男性,但绝经后风险显著增加。这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变化有关,雌激素有一定保护心血管的作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心血管保护作用减弱。女性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定期监测心血管健康指标。
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吸烟、酗酒、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的人群,患冠心病的风险明显升高。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粥样硬化形成;酗酒会影响血脂代谢等。这类人群需要积极改变生活方式,戒烟限酒,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有基础病史人群: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人群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高血压会使血管承受过高压力,损伤血管内膜;高血脂会导致脂质在血管沉积;糖尿病会影响血管神经等。这类人群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将血压、血脂、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以减少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