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盘出血怎么回事
前置胎盘是妊娠28周后胎盘位置低于胎先露部,其出血因妊娠晚期子宫下段伸展与胎盘错位分离所致,有特定出血特点,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影响,对母儿有不良影响,诊断靠超声,需监测阴道出血、孕妇生命体征及胎儿宫内情况。
一、定义与基本机制
前置胎盘是指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前置胎盘出血主要是由于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子宫下段逐渐伸展,而附着于此处的胎盘不能相应伸展,导致胎盘与子宫壁之间发生错位分离,从而引起出血。
二、出血特点
出血时间:多发生在妊娠晚期或临产前后,典型表现为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出血。初次出血时间早晚会因前置胎盘类型不同而异,完全性前置胎盘初次出血时间多在妊娠28周左右,称为“警戒性出血”;部分性前置胎盘出血时间及出血量介于完全性前置胎盘和边缘性前置胎盘之间;边缘性前置胎盘出血多发生在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出血量较少。
出血程度:出血量可多可少,完全性前置胎盘出血时间早,出血量多,有时一次大量出血即可导致孕妇休克;部分性前置胎盘出血量介于完全性前置胎盘和边缘性前置胎盘之间;边缘性前置胎盘出血量相对较少。
三、相关影响因素及人群差异
年龄:高龄孕妇(年龄≥35岁)发生前置胎盘的风险相对较高,可能与子宫内膜损伤、蜕膜血管形成不良等因素有关。
生活方式:有多次流产、刮宫、剖宫产等宫腔操作史的女性,子宫蜕膜血管形成不良,再次妊娠时胎盘为了摄取足够营养,会增大面积,易延伸至子宫下段,增加前置胎盘发生及出血的风险。长期吸烟、吸毒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影响子宫血液循环及胎盘发育,间接与前置胎盘出血相关。
病史:既往有前置胎盘病史、胎盘植入病史的孕妇,再次妊娠发生前置胎盘及出血的风险显著增加。例如,曾患前置胎盘的孕妇,再次妊娠时胎盘再次附着于子宫下段的概率较高,且胎盘与子宫壁粘连、植入的可能性增大,导致出血风险加大。
四、对母儿的影响
对母体的影响:反复阴道出血可导致孕妇贫血,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大量出血时可危及孕妇生命。此外,前置胎盘孕妇行剖宫产时,容易出现胎盘植入,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甚至需要切除子宫。
对胎儿的影响:由于前置胎盘孕妇可能需要提前终止妊娠,早产儿发生率增加。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胎儿的预后。
五、诊断与监测
诊断方法:主要依靠超声检查,超声可以明确胎盘位置,是诊断前置胎盘的主要手段。还可结合孕妇症状等进行综合判断。
监测要点:对于前置胎盘孕妇,需要密切监测阴道出血情况、孕妇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胎儿宫内情况(通过胎心监护、B超监测胎儿生长发育等)。例如,定期进行B超检查观察胎盘位置变化及胎儿状况,通过胎心监护了解胎儿在宫内的缺氧情况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