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的症状
骨质增生好发于负重较大等部位,会引发疼痛、局部肿胀、活动受限、僵硬感及神经压迫症状,不同部位表现不同,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如老年人疼痛更顽固,女性更年期后肿胀等更易出现,儿童依发育异常程度定活动受限情况,有基础病史者神经压迫症状更复杂。
一、疼痛
骨质增生好发于负重较大、活动较多的部位,如颈椎、腰椎、膝关节、足跟等。以膝关节骨质增生为例,患者会出现膝关节疼痛,初期为轻微钝痛,不剧烈,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逐渐加重,活动时明显,甚至休息时也可发生疼痛。在颈椎部位,增生的骨质可能刺激周围组织,引起颈部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肩部、上肢等部位,疼痛性质多样,有的为刺痛,有的为隐痛。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骨质增生引发疼痛的表现可能有差异,一般来说,老年人由于机体退变,骨质增生相关的疼痛可能更顽固;而年轻人若因创伤等因素导致骨质增生,疼痛可能相对更突然。二、局部肿胀
当骨质增生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炎症反应时,会出现局部肿胀。比如膝关节骨质增生,炎症导致关节周围组织充血、水肿,进而出现膝关节肿胀,皮肤温度可能轻度升高。腰椎骨质增生时,增生的骨质刺激周围软组织,也可能引起局部肿胀,但相对膝关节来说,外观可能不那么明显。不同性别在骨质增生导致肿胀方面没有明显特异性差异,但女性在更年期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骨质流失加快,可能会使骨质增生相关的肿胀等症状相对更易出现。三、活动受限
由于疼痛和局部病变,骨质增生患者会出现活动受限。以腰椎骨质增生为例,患者腰部活动可受到限制,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等动作都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膝关节骨质增生时,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减小,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困难,严重时可能出现跛行。对于儿童,如果是先天性骨质发育异常导致的骨质增生,活动受限情况则需要根据具体的发育异常程度来判断,一般会影响相应部位的正常活动功能。四、僵硬感
晨起或长时间休息后,骨质增生患者常出现受累部位僵硬感。例如颈椎骨质增生患者,早晨起床后会感觉颈部发僵,活动不灵活,适当活动后症状可缓解,但活动过多又会加重不适。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也可能在早晨起床或长时间静坐后出现膝关节僵硬,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骨质增生相关的僵硬感可能更明显,因为其关节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更容易出现退变和增生,进而导致僵硬等症状。五、神经压迫症状
当骨质增生发生在特定部位压迫神经时,会出现相应神经压迫症状。比如颈椎骨质增生如果压迫神经根,可出现上肢麻木、无力,感觉减退等症状;腰椎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时,可引起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严重者可出现行走困难,甚至二便失禁等。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本身有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神经压迫症状可能会因为基础病导致的神经病变而表现得更为复杂,需要更细致地进行鉴别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