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怎么办
胎膜早破需根据不同情况处理,一般处理包括住院观察(绝对卧床、左侧卧位、监测胎心胎动)和保持外阴清洁;孕周≥37周可等待自然临产或引产;孕周<37周且胎儿存活需抑制宫缩、预防感染、促进胎肺成熟并密切监测;要监测感染指标,确诊感染及时终止妊娠;高龄孕妇要密切监测胎儿染色体等并谨慎选方案;有基础疾病孕妇要控制基础病并综合考虑多方面影响来处理。
一、一般处理
住院观察:一旦发生胎膜早破,孕妇应立即住院,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左侧卧位,以减少脐带脱垂的风险。需要密切监测胎心、胎动情况,通过胎心监护等手段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安危状况。对于不同孕周的孕妇,胎儿的预后和处理方式有所不同,例如孕周较小的胎儿,需要更精心的监测和评估。
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碘伏等消毒液对外阴进行清洁,防止逆行感染。这是因为胎膜早破后,阴道内的细菌容易上行感染宫腔,清洁外阴可以降低感染发生的几率,不同卫生状况的孕妇感染风险不同,保持外阴清洁能有效降低风险。
二、孕周相关处理
孕周≥37周:如果胎膜早破发生在妊娠满37周及以上,通常可等待自然临产。一般在破膜后12-24小时内会发动宫缩,如果没有临产迹象,可考虑引产。这是因为孕周达到37周后,胎儿已基本成熟,自然临产或引产相对安全。
孕周<37周且胎儿存活:若胎膜早破发生在妊娠不足37周且胎儿存活,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首先要抑制宫缩,延长孕周,常用的药物有利托君等(仅提及药物名称),同时要预防感染,给予抗生素预防胎儿和孕妇感染,还要促进胎肺成熟,对于孕周较小的胎儿,促进胎肺成熟可以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风险。需要密切监测孕妇体温、血常规等感染指标,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三、感染的监测与处理
监测指标:密切监测孕妇的体温、心率、阴道分泌物的性状(如是否有异味、颜色是否异常等)、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如果出现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阴道分泌物有异味等感染迹象,要及时处理。
感染处理:一旦确诊有感染,应及时终止妊娠。根据孕周及胎儿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如剖宫产或引产等。对于有感染风险的孕妇,尤其是孕早期就发生胎膜早破的孕妇,感染的风险更高,需要更加严格地监测和及时干预。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高龄孕妇:高龄孕妇发生胎膜早破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相对增加,同时孕妇自身发生感染、难产等的风险也较高。在处理过程中,要更加密切地监测胎儿的染色体情况(如通过无创DNA检测或羊水穿刺等),加强感染监测和胎儿宫内情况的评估,根据具体情况谨慎选择处理方案。
有基础疾病孕妇:如有妊娠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孕妇发生胎膜早破,血糖控制情况会影响感染的发生和胎儿的预后。需要更好地控制血糖,同时在处理胎膜早破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孕妇和胎儿的多方面影响,在抑制宫缩、预防感染等处理上要更加谨慎,确保母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