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是怎样形成的
脊柱侧弯的形成原因复杂,包括遗传因素(约75%特发性侧弯患者具家族遗传倾向)、生长发育因素(儿童青少年期骨骼生长不均衡等致侧弯,成年后退行性病变可致侧弯)、神经肌肉因素(神经肌肉病变致肌肉力量不均衡引发侧弯)、姿势不良因素(长期不良姿势致脊柱两侧肌肉受力不均引发侧弯)、疾病因素(骨骼系统疾病及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可继发侧弯)。
一、遗传因素
遗传在脊柱侧弯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研究表明,约75%的特发性脊柱侧弯(最常见的类型)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脊柱侧弯患者,那么亲属患病的风险相对较高。例如,某些基因的突变可能影响脊柱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结构和稳定性,从而增加脊柱侧弯发生的可能性。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遗传因素的影响可能有所不同,在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阶段,遗传因素对脊柱侧弯的形成推动作用更为明显。
二、生长发育因素
儿童青少年期:此阶段是身体快速生长发育的时期,骨骼的生长速度不均衡可能导致脊柱侧弯。例如,椎体、椎弓根等结构的生长不一致,可能使脊柱两侧的生长不平衡,进而引发脊柱侧弯。女孩通常在青春期生长发育高峰期比男孩更早开始,这一时期如果姿势不良等因素叠加,女孩发生脊柱侧弯的风险相对可能略高一些。比如,一些处于快速生长期的青少年,由于长时间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会进一步影响脊柱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加脊柱侧弯的发生几率。
成年后:成年后的脊柱侧弯相对较少见,但一些退行性病变等也可能导致脊柱侧弯。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退变、椎体骨质增生等退行性改变可能破坏脊柱原有的平衡,从而引发脊柱侧弯。
三、神经肌肉因素
神经系统或肌肉系统的病变可影响脊柱的正常平衡。例如,脑瘫患者由于神经肌肉控制异常,往往容易出现脊柱侧弯。这类患者的肌肉力量不均衡,无法有效地维持脊柱的正常排列,长期发展可能导致脊柱侧弯。对于患有神经肌肉疾病的儿童,需要密切关注脊柱发育情况,因为他们发生脊柱侧弯的风险较高,且病情可能进展较快,需要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四、姿势不良因素
长期不良姿势是导致脊柱侧弯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长期弯腰驼背、单肩背包、伏案学习或工作时姿势不正确等。以学生为例,长时间不正确的坐姿,如弯腰趴在课桌上看书、写字,会使脊柱两侧的肌肉受力不均衡,一侧肌肉紧张,另一侧相对松弛,长期下来就会影响脊柱的正常形态,逐渐引发脊柱侧弯。对于长期保持不良姿势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注意纠正姿势,以降低脊柱侧弯的发生风险。
五、疾病因素
一些疾病也可能继发脊柱侧弯。例如,脊柱结核、脊柱肿瘤等骨骼系统疾病,会破坏脊柱的正常结构和稳定性,导致脊柱侧弯。此外,马方综合征等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患者,由于结缔组织异常,也常伴有脊柱侧弯的发生。对于患有这类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同时密切监测脊柱情况,因为原发疾病可能会影响脊柱的生长发育或导致脊柱结构异常,进而引发脊柱侧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