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水疱型手癣
水疱型手癣是皮肤癣菌引起的手部浅表皮肤真菌感染病,病因主要是皮肤癣菌感染,通过接触传染,长期浸水、多汗等增加风险;临床表现为手指侧面、掌心等部位成群或散在壁厚清澈不易破的水疱,伴明显瘙痒,破裂可继发感染;诊断靠临床表现观察和真菌学检查;需与汗疱疹、接触性皮炎鉴别;治疗以抗真菌为主,外用或口服药物,治疗中要保持手部清洁干燥等,不同人群用药有注意事项
一、病因
主要是皮肤癣菌感染所致,常见的致病菌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通常是通过接触传染,比如与患者共用毛巾、手套、拖鞋等物品,或者接触了被污染的环境而感染。在生活中,长期浸水、手部多汗等因素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因为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皮肤癣菌的生长繁殖。不同年龄、性别都可能患病,一般来说,经常从事手部接触水的工作的人群,如厨师、洗衣工等发病率相对较高。有手足癣病史的人,再次感染的几率也会增加。
二、临床表现
1.水疱特征:多发生在手指的侧面、手掌心等部位,水疱通常成群或散在分布,水疱壁厚,内容物清澈,一般不易自行破裂。例如,患者的手指侧面可能会突然出现一些小水疱,数量不等。
2.伴随症状:常伴有明显的瘙痒感,患者会不自觉地搔抓。如果水疱破裂,可能会继发感染,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不同年龄的患者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因为瘙痒而哭闹不安,影响生活和睡眠;成年患者则可能因为瘙痒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
三、诊断
1.临床表现观察:医生会根据患者手部出现的水疱、瘙痒等典型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判断。
2.真菌学检查:常用的方法有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真菌镜检是取水疱内的疱液或疱壁进行镜检,若发现菌丝或孢子可确诊;真菌培养可以进一步确定致病菌的种类,为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提供依据。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群中,真菌学检查的操作和结果判断基本一致,但需要注意儿童患者在操作时的配合度等问题。
四、鉴别诊断
1.汗疱疹:汗疱疹的水疱一般为对称分布,好发于手指侧缘、手掌,水疱干涸后会出现脱皮现象,其发病与精神因素、过敏等有关,真菌学检查为阴性。而水疱型手癣真菌学检查呈阳性。
2.接触性皮炎:有明确的接触史,皮疹多发生在接触部位,边界清楚,除了水疱外,还可能有红斑、丘疹等,瘙痒程度一般不如水疱型手癣剧烈,真菌学检查阴性。
五、治疗原则
主要是抗真菌治疗,可外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对于病情较严重、外用药物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等。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手部清洁干燥,避免搔抓,防止自身传染或传染给他人。特殊人群如儿童,应尽量避免使用口服抗真菌药物,优先选择安全性较高的外用抗真菌药物,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局部皮肤的反应;妊娠期女性使用抗真菌药物需要谨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老年人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