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有多种临床表现,腹痛多为突然发作的上腹部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呈持续性,可向腰背部放射,多在饱餐和饮酒后发生;多数患者腹痛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等;多数有中度发热,持续3-5天;腹部有上腹部明显压痛,部分有轻度腹胀,肌紧张和反跳痛一般较轻;还可出现水电解质紊乱、血糖轻度升高等其他表现。
1.腹痛
特点:多为突然发作的上腹部疼痛,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可为钝痛、绞痛、钻痛或刀割样痛等。疼痛常较剧烈,呈持续性,可向腰背部放射,一般胃肠解痉药不能缓解。疼痛多发生于饱餐和饮酒后,部分患者也可无明显诱因。例如,有研究表明,在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中,约95%以上的患者会出现腹痛症状,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起始于中上腹,也可偏左或偏右,然后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
年龄与性别影响: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腹痛表现一般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儿童患者由于表述能力有限,可能需要更仔细的观察其体征来辅助判断。女性患者在经期等特殊生理时期,可能腹痛表现不会因性别而有特殊改变,但需结合其他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2.恶心、呕吐
表现:多数患者在腹痛发生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呕吐胆汁或咖啡样物质。呕吐后腹痛症状多无明显缓解。研究显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中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高,约80%-90%的患者会出现该症状。
生活方式影响:如果患者在发病前有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加重恶心、呕吐的程度。例如,长期酗酒、暴饮暴食的患者,其胃肠道功能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紊乱,在发生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时,恶心、呕吐症状可能更为明显。
3.发热
特点:多数患者有中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少数患者体温可超过38.5℃。发热一般持续3-5天。发热是由于胰腺炎症刺激引起的机体反应。
病史影响:如果患者本身有胆道疾病等基础病史,在发生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时,发热可能会相对更顽固或伴有其他特殊表现。例如,有胆道结石病史的患者,在胰腺炎发作时,发热可能与胆道感染等因素相关,需要综合鉴别。
4.腹部体征
压痛:上腹部有明显压痛,多较固定,但程度一般不如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剧烈。压痛部位与腹痛部位基本一致。
腹胀:部分患者可有轻度腹胀,是由于胰腺炎症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
肌紧张和反跳痛:一般较轻,少数患者可出现轻度肌紧张,但通常无明显的反跳痛,这与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病变相对局限、炎症较轻有关。如果出现明显的肌紧张和反跳痛,需警惕病情向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转化。
5.其他表现
水电解质紊乱:由于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钠等。表现为乏力、精神萎靡等。儿童患者由于体液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水电解质紊乱可能更为明显,需要密切监测电解质情况。
代谢改变:患者可能出现血糖轻度升高,这是因为胰腺炎症影响了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一般随着病情好转,血糖可逐渐恢复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