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脱位有症状表现和体征表现,症状表现包括疼痛与压痛(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畸形(后脱位患肢屈曲、内收、内旋,前脱位屈曲、外展、外旋,中心性脱位畸形不明显但可有患肢短缩)、功能障碍(无法正常活动,不同年龄程度不同);体征表现包括弹性固定(患肢保持特定畸形位置,被动活动有弹性阻力)、关节盂空虚(可触摸到髋关节部位关节盂空虚)、肢体长度异常(中心性脱位可致患肢短缩,前、后脱位肢体长度异常表现不典型,儿童有差异)。
一、症状表现
疼痛与压痛:髋关节脱位后,患者髋关节部位会出现明显疼痛,在移动患肢或按压髋关节周围时疼痛加剧。这是因为脱位导致髋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受到牵拉、损伤以及关节内结构的异常刺激,例如前脱位时,疼痛主要集中在髋关节前方,后脱位时疼痛多位于髋关节后方。不同年龄人群疼痛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由于表述能力有限,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拒绝活动患肢;成人则能较清晰表达疼痛部位和程度。
畸形
髋关节后脱位:患肢呈现屈曲、内收、内旋畸形。这是由于髋关节后脱位时,股骨头从髋臼后上方脱出,导致髋关节周围肌肉的牵拉作用使患肢出现这样的典型畸形姿态。
髋关节前脱位:患肢表现为屈曲、外展、外旋畸形。因为前脱位时股骨头从髋臼前下方脱出,肌肉牵拉使得患肢呈现相应的异常姿势。
中心性脱位:畸形一般不明显,但可能会有患肢短缩等表现,这是由于股骨头向髋臼中心方向脱位,导致髋关节结构改变,引起患肢长度相对缩短。
功能障碍:髋关节脱位后,患者髋关节的正常活动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无法正常行走、站立等。例如后脱位患者,根本无法抬起患肢进行行走动作,前脱位患者也难以完成正常的髋关节屈伸、旋转等活动。不同年龄人群功能障碍的程度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完全不能活动患肢,而成人则表现为活动时疼痛加剧且活动范围受限明显。
二、体征表现
弹性固定:髋关节脱位后,由于关节周围肌肉的痉挛,患肢保持在特定的畸形位置,被动活动时可感觉到有弹性阻力,不能回到正常的解剖位置。比如后脱位时,患肢处于屈曲、内收、内旋弹性固定位,前脱位时处于屈曲、外展、外旋弹性固定位,这是髋关节脱位的重要体征之一。
关节盂空虚:在髋关节部位可以触摸到关节盂空虚,这是因为股骨头脱离了髋臼的正常位置。通过触诊髋关节部位,正常情况下髋臼内有股骨头填充,而脱位后此处空虚,这是诊断髋关节脱位的重要依据之一。不同人群的关节盂空虚情况可能因个体差异略有不同,但总体特征是可以明确感知到髋臼内股骨头的缺失。
肢体长度异常:中心性脱位时,可能会出现患肢短缩的情况,这是由于股骨头向髋臼中心移位,导致患肢相对长度变短;前脱位和后脱位时,一般肢体长度异常表现相对不典型,但后脱位有时也可能因畸形导致患肢外观上的长度变化,不过主要还是以畸形和弹性固定等体征为主。特殊人群如儿童,由于骨骼发育尚未成熟,髋关节脱位后的肢体长度异常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更仔细的检查和评估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