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约占90%以上,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影响发病;继发性高血压约占5%-10%,由确定疾病或病因引起,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血管疾病等是常见病因及相关机制,不同病因有其相应特点及对生活方式等的要求。
一、原发性高血压
1.定义: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高血压,约占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目前认为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方面,多个基因位点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相关,家族中有高血压患者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环境因素包括高盐饮食,高盐摄入会使人体钠水潴留,增加血容量,升高血压;肥胖也是重要的环境因素,肥胖者体内脂肪组织增多,释放多种激素和细胞因子,影响血压调节;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等也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导致血压升高。
2.发病机制相关因素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外周阻力增加,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逐渐升高。一般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明显高于年轻人。
性别:在未绝经前,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低于男性,绝经后女性患病率逐渐接近男性,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变化有关,雌激素有一定的血管保护作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血管保护作用减弱。
生活方式:缺乏运动的人更容易患原发性高血压,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等;大量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从而升高血压;过量饮酒会刺激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病史:有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即使生活方式相对健康,患病风险也高于无家族史人群,需要更加关注血压变化,定期监测。
二、继发性高血压
1.定义:继发性高血压是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
2.常见病因及相关机制
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异常,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同时肾实质缺血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使血压升高。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患肾小球肾炎导致继发性高血压也较为常见;性别差异不明显,但不同肾脏疾病有其自身特点。生活方式上,患肾小球肾炎的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否则可能加重病情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有肾脏疾病病史的人群需要定期检查肾功能和血压。
内分泌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醛固酮,导致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多,引起血压升高。患者常伴有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表现。年龄和性别无特殊倾向性,生活方式中需要注意监测电解质情况,有内分泌疾病病史的人群要遵循内分泌专科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血压管理。
血管疾病:如主动脉缩窄,是由于主动脉某一段狭窄,导致近端血压升高,远端血压降低。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生活方式中需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等可能加重血压波动的行为,有血管疾病相关病史的人群要定期评估血管情况和血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