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桡骨骨折是桡骨远端部位骨折,多因外伤引起,不同年龄段原因有别;临床表现有局部症状及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严重骨折有轻微全身反应);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X线、CT);治疗分保守(手法复位外固定、康复训练)和手术(移位明显等情况,术后注意伤口护理和康复训练);康复预后约3个月,多数可恢复较好功能,不及时治疗或康复不当会有并发症,老年人风险相对更高。
一、手腕桡骨骨折的定义与常见原因
手腕桡骨骨折是指发生在桡骨远端部位的骨折,多因外伤引起,如跌倒时手掌撑地、手部受到直接暴力打击等。不同年龄段人群发生桡骨骨折的原因有所差异,儿童可能因玩耍时的意外跌倒等导致;成年人常见于运动损伤或日常意外;老年人则往往是在轻微跌倒等情况下,因骨质疏松等因素易发生。
二、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受伤部位会出现疼痛、肿胀,腕关节活动受限,有时可观察到腕部畸形,如餐叉样畸形等。
2.全身表现: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但严重骨折可能因失血等出现轻微全身反应,如老年人可能因疼痛等导致活动减少,进而影响心肺功能等。
三、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腕部的压痛部位、活动情况等初步判断骨折情况。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手腕桡骨骨折的常用方法,可清晰显示骨折的部位、类型等,如骨折线的走行、骨折端的移位情况等。
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的桡骨骨折,特别是涉及关节面的骨折,CT检查能更精准地显示骨折细节,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四、治疗方式
1.保守治疗:
手法复位外固定:对于一些移位不严重的桡骨骨折,可通过手法将骨折端复位,然后用石膏或支具进行外固定,固定时间一般为4-6周,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康复训练:在固定期间及拆除固定后,都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如早期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等,后期逐渐进行腕关节的活动度训练等,以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康复训练的强度和进度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老年人因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康复训练需更循序渐进。
2.手术治疗:
适应证:对于骨折移位明显、累及关节面影响关节功能、开放性骨折等情况,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等,如采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固定骨折端。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需要注意伤口的护理,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同时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进行康复训练,不同年龄患者术后康复的速度和效果可能不同,儿童恢复相对较快,但也需遵循科学的康复进程。
五、康复预后
1.康复时间:一般来说,经过规范治疗和康复,手腕桡骨骨折的康复时间大约需要3个月左右,但具体时间因骨折严重程度、治疗方式及个体差异而异。
2.预后情况:大多数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可恢复较好的腕关节功能,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康复不当,可能会出现腕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影响腕部的正常功能,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出现并发症的风险相对更高,需特别注意康复过程中的护理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