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怎么办
荨麻疹诱因多样,需明确诱因并避免接触,可通过冷敷等非药物干预缓解症状,必要时遵医嘱用抗组胺药物等治疗,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措施应对荨麻疹。
一、明确诱因
荨麻疹的诱因多样,包括食物(如鱼虾、蛋类等)、药物(如青霉素等)、感染(如病毒、细菌感染)、吸入物(如花粉、尘螨等)、接触物(如某些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紊乱、精神因素等。不同人群诱因可能不同,例如儿童可能因食用特定食物或感染引发,老年人可能与自身免疫及慢性疾病相关。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1.避免接触诱因:若已明确某些诱因,应尽量避免接触。比如对花粉过敏者,在花粉传播季节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等;对食物过敏者,记录饮食日志以明确致敏食物并避免食用。
对于儿童,家长要留意其日常接触的物品、食用的食物等,及时发现可能的诱因并规避。例如儿童在接触新的玩具或衣物后出现荨麻疹,需考虑是否为接触物过敏,以后避免再次接触类似物品。
2.冷敷缓解:皮肤瘙痒时,可使用冷敷来暂时缓解症状。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袋,轻轻敷在患处,每次敷1015分钟,注意避免冻伤皮肤。
对于婴幼儿,冷敷时要格外小心,选择合适大小的冰袋或用冷水浸湿的毛巾,且时间不宜过长。
三、药物治疗(仅提及药物名称)
1.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可缓解瘙痒、减轻风团等症状。抗组胺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发挥作用,不同人群对药物的耐受性等可能不同,例如儿童使用抗组胺药物需根据年龄和体重等调整,但一般来说,这些药物能有效控制大多数荨麻疹患者的症状。
对于妊娠期女性,使用抗组胺药物需谨慎,应在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使用及选择合适的药物,因为某些抗组胺药物可能对胎儿有潜在影响;对于老年人,也要考虑其肝肾功能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组胺药物并密切观察用药反应。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荨麻疹需特别注意避免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引起感染。在选择药物时,要选用儿童专用的剂型,如儿童糖浆剂等,且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等计算用药相关情况(但不涉及具体剂量),同时密切观察用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嗜睡等情况。
2.老年人:老年人患荨麻疹时,要注意是否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在使用药物时,要考虑药物与其他疾病治疗药物的相互作用。例如正在服用降糖药的老年人使用抗组胺药物时,需关注对血糖等指标的可能影响,同时要注意观察皮肤症状的变化以及自身一般状况的改变。
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出现荨麻疹,应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缓解症状,如冷敷等。若必须使用药物,需在医生充分评估利弊后谨慎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总之,对于荨麻疹,首先要尽量明确诱因并避免接触,可通过非药物干预缓解症状,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同时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注意事项和应对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