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性胰腺炎症状
水肿性胰腺炎有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腹胀、黄疸等表现,腹痛多为突发性上腹或左上腹剧痛等,机制是胰腺自身消化等;恶心呕吐是胰腺炎症刺激胃肠道致痉挛蠕动紊乱;发热是炎性介质作用体温调节中枢;腹胀是胰腺炎症影响胃肠蠕动致积气积液;黄疸是胰腺炎症累及胆总管致梗阻胆红素代谢异常。
一、腹痛
1.表现及特点:水肿性胰腺炎最主要的症状多为突发性上腹或左上腹持续性剧痛或刀割样疼痛,上腹腰部呈束带感,常在饱餐或饮酒后发生,疼痛可向腰背部放射,弯腰或前倾坐位可减轻疼痛。疼痛程度个体差异较大,部分患者疼痛较为剧烈且持续时间较长。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患者腹痛表现可能无本质差异,但儿童患者可能因表达不清而更易被忽视病情。性别上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中长期大量饮酒、高脂饮食等人群发生水肿性胰腺炎导致腹痛的风险更高,有胆道疾病病史的患者也易出现相关腹痛症状。
2.机制:主要是由于胰腺自身消化,炎症刺激胰腺包膜、腹膜后神经等结构,引发疼痛感觉。胰腺炎症导致局部渗出、水肿,刺激神经末梢,从而产生疼痛。
二、恶心、呕吐
1.表现及特点:多数患者在腹痛发生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呕吐胆汁或咖啡样物。呕吐后腹痛症状多无明显缓解。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因频繁呕吐导致脱水等并发症,需要特别关注。性别无差异,生活方式中酗酒等可加重胃肠道刺激引发呕吐,有消化系统基础病史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可能性相对更高。
2.机制:是因为胰腺炎症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道痉挛和蠕动紊乱,导致恶心、呕吐反射。
三、发热
1.表现及特点:患者可出现中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少数患者体温可超过38.5℃。发热多在发病后一段时间出现,可持续数天。年龄较小的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发热可能更为明显且需密切监测,防止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性别无差异,生活方式中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易在胰腺炎发病时出现发热,有感染病史等情况的患者发热相关表现可能更复杂。
2.机制:是由于胰腺炎症反应,体内炎性介质释放,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
四、腹胀
1.表现及特点:患者可感觉上腹部胀满不适,部分患者腹胀较为明显,可伴有排气、排便减少。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胃肠道功能本身相对较弱,腹胀症状更易出现且恢复相对较慢。性别无差异,生活方式中久坐、缺乏运动等可能影响胃肠道蠕动导致腹胀加重,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腹胀表现可能更突出。
2.机制:胰腺炎症影响胃肠道蠕动,导致胃肠积气、积液,从而引起腹胀。
五、黄疸
1.表现及特点:少数患者可出现轻度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轻度黄染。一般是由于胰腺炎症累及胆总管,导致胆总管梗阻引起胆红素代谢异常所致。年龄对黄疸表现影响不大,但儿童患者出现黄疸需警惕是否存在其他合并疾病。性别无差异,生活方式中胆道疾病高发人群发生水肿性胰腺炎时更易出现黄疸,有胆道结石等病史的患者黄疸风险更高。
2.机制:胰腺炎症波及胆总管,使胆总管受压或梗阻,胆汁排出受阻,胆红素反流入血,引起黄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