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阑尾炎穿孔
阑尾炎穿孔在临床表现上,症状有腹痛从初始部位转移固定到右下腹后范围扩大、全身感染症状加重等,体征有腹膜刺激征及移动性浊音阳性等;辅助检查中血常规可见白细胞等升高,腹部超声能发现阑尾及周围情况,腹部CT可清晰显示相关状况。
一、临床表现方面
1.症状表现
腹痛:阑尾炎穿孔前腹痛通常有一个演变过程,初始多为脐周或上腹部隐痛,数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穿孔后,腹痛范围可能会扩大,由于脓液刺激全腹,可出现全腹持续性疼痛且疼痛程度加剧。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机体反应和表述能力的特点,可能腹痛表现不如成人典型,但也会有类似从初始部位向右下腹转移的过程,不过可能更容易被忽视或表现不典型。老年人由于机体反应迟钝,腹痛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穿孔后病情进展往往较快。
全身症状:穿孔后患者全身感染症状加重,可出现高热,体温可达到39℃甚至更高,同时伴有寒战。还可能出现精神萎靡、乏力等表现。儿童在发生阑尾炎穿孔时,全身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因为儿童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感染扩散更快,容易出现精神差、嗜睡等情况;老年人则可能因基础疾病等因素,全身症状表现不典型,但感染中毒症状可能会迅速加重,如出现意识模糊等情况。
2.体征表现
腹膜刺激征: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是典型的腹膜刺激征表现。压痛最明显的部位仍多在右下腹,但穿孔后由于炎症扩散至全腹,全腹均可有压痛。反跳痛是指按压腹部某部位后迅速抬手时疼痛加剧,腹肌紧张则是腹部肌肉呈板样强直状态。儿童由于腹部肌肉相对薄弱,腹肌紧张可能不如成人明显,但腹膜刺激征依然存在;老年人由于肌肉萎缩等原因,腹肌紧张表现也可能不典型,但压痛和反跳痛往往存在。
其他体征:可能出现移动性浊音阳性,提示腹腔内有较多积液。直肠指诊时,若直肠前壁有触痛,多提示盆腔阑尾穿孔。
二、辅助检查方面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会明显升高,白细胞计数可达到(10-20)×10/L甚至更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一般超过70%。这是因为感染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白细胞增多以对抗感染。儿童由于自身免疫特点,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可能不如成人典型,但一般也会有相应升高;老年人由于机体应激能力下降,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不明显,但中性粒细胞比例往往还是升高的。
2.腹部超声
可发现阑尾肿胀、增粗,周围有渗出液等情况。对于阑尾炎穿孔的患者,可能看到腹腔内有游离积液,阑尾周围有炎性包块等表现。儿童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时,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因为儿童腹部脏器相对较小,需要准确判断阑尾情况;老年人由于腹部脂肪厚等因素,超声检查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仍可辅助判断有无阑尾穿孔及腹腔积液等情况。
3.腹部CT
能更清晰地显示阑尾的形态、周围组织情况以及腹腔内有无积液、脓肿等。对于诊断阑尾炎穿孔具有较高的价值,可明确穿孔的部位、腹腔感染的范围等。儿童进行腹部CT检查时要权衡辐射风险,在必要时进行;老年人进行腹部CT检查相对较安全,但也需要根据其肾功能等情况综合考虑对比剂的使用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