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如何治愈
荨麻疹的应对需从寻找并避免诱因、药物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三方面入手。寻找并避免诱因要明确常见诱因并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中抗组胺药物为一线,重症时可能用糖皮质激素但要权衡;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各有其治疗注意要点。
一、寻找并避免诱因
1.明确常见诱因:荨麻疹的诱因多样,如食物(鱼、虾、蟹等)、药物(青霉素等)、感染(病毒、细菌等感染)、吸入物(花粉、尘螨等)、接触物(某些化学物质、金属等)以及物理因素(冷、热、日光、摩擦等)。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诱因可能不同,儿童可能与食物过敏、病毒感染关系密切,成年人可能更多与药物、接触物等有关。有特定病史的人群需特别留意与病史相关的诱因,比如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者可能对某些自身免疫相关的刺激更敏感。要通过仔细回忆发病前的接触史、饮食等情况来寻找可能的诱因,并尽量避免接触这些诱因。
2.生活方式调整:保持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伏案工作的人要注意定时起身活动,减少因身体疲劳等因素诱发荨麻疹的风险。同时,注意皮肤护理,避免过度搔抓皮肤,选择温和的洗浴产品,保持皮肤清洁但不过度清洁,防止皮肤屏障受损而诱发或加重荨麻疹。
二、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物:是治疗荨麻疹的一线药物,如西替利嗪等。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组胺受体来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风团、瘙痒等症状。不同年龄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等有差异,儿童使用抗组胺药物需选择适合儿童剂型的药物,且要关注药物可能带来的嗜睡等副作用对儿童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成人使用时也要注意自身对药物副作用的耐受情况,如是否影响工作等。
2.其他药物:对于病情较重、常规抗组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会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使用剂量等,因为糖皮质激素有较多副作用,要权衡利弊后使用。例如,对于急性重症荨麻疹患者可能会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但要注意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带来的如骨质疏松、感染等风险。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荨麻疹患者在治疗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尽量选择儿童专用且经过临床验证安全有效的药物。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用药后的反应,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代谢等与成人不同。在寻找诱因时,要关注儿童的饮食情况,如是否对某些儿童常见的食物过敏等,并且要注意儿童的生活环境,避免接触可能诱发荨麻疹的物质。
2.孕妇:孕妇患荨麻疹时用药需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一般首先尝试非药物治疗方法来缓解症状,如寻找并避免诱因等。如果必须用药,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使用。要充分评估用药的风险和收益,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3.老年人:老年人患荨麻疹时,要考虑其肝肾功能减退等因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用药时要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同时,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可能相对固定,在寻找诱因时要注意其日常接触的环境因素、饮食等方面,比如是否对某些老年常见的食物或接触物过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