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脱位有一般症状表现、畸形表现、关节活动受限及其他相关表现。一般症状有剧烈疼痛与压痛、肿胀;畸形表现为患侧肢体缩短、有异常体位;关节活动主动与被动均受限;严重脱位时可有神经血管损伤相关表现,儿童脱位时表现可能有其特点。
疼痛与压痛:髋关节脱位后,患者髋关节部位会出现剧烈疼痛,局部有明显压痛,疼痛程度较为严重,往往会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因为髋关节周围的神经受到刺激或损伤,导致疼痛信号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髋关节脱位时都会感到疼痛,儿童可能因无法准确表达而表现为哭闹不止、拒绝活动患侧肢体等情况。
肿胀:受伤部位会出现肿胀,这是由于局部血管破裂出血以及组织损伤后炎症反应导致的液体渗出。肿胀程度因脱位的严重程度而异,严重脱位时肿胀可能较为明显,皮肤可能会出现瘀斑,尤其是在受伤后的一段时间内,肿胀会逐渐加重。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髋关节脱位时肿胀表现可能相对不太典型,但仍可观察到局部组织的膨隆;成人则能较明显看到髋关节周围组织的肿胀情况。
畸形表现
患侧肢体缩短:髋关节脱位后,患侧肢体会出现缩短的畸形表现。这是因为髋关节正常的解剖结构被破坏,股骨头脱离了正常的髋臼位置,导致肢体的长度发生变化。例如,前脱位时患侧肢体可能表现为轻度屈曲、外展和外旋畸形,且长度缩短;后脱位时患侧肢体多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并且缩短较为明显。不同类型的髋关节脱位导致的畸形有所差异,临床医生可通过观察肢体的长度、外观姿势来初步判断脱位的类型。
异常体位:后脱位时,患者患侧髋关节处于屈曲、内收、内旋位,难以伸直和外展;前脱位时,患侧髋关节呈屈曲、外展、外旋位。儿童髋关节脱位时,由于儿童的骨骼、肌肉等组织的特点,畸形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但也会出现相应的异常体位改变,比如婴幼儿髋关节脱位时,可能会出现单侧下肢活动减少、步态异常等情况,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双侧下肢不等长、臀部和大腿内侧皮肤褶皱不对称等表现,这也是髋关节脱位的重要提示。
关节活动受限
主动与被动活动均受限:髋关节脱位后,患者患侧髋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都会受到明显限制。由于股骨头脱离了髋臼,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受到牵拉或损伤,导致关节无法正常活动。无论是做屈曲、伸展、内收、外旋等动作都会遇到困难,患者难以完成正常的髋关节活动范围。对于儿童来说,家长试图活动其患侧髋关节时会发现孩子抗拒且活动度明显小于健侧;成人则自己能明显感觉到髋关节无法像正常时那样灵活活动。
其他相关表现
神经血管损伤相关表现(严重脱位时):如果髋关节脱位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会出现相应的表现。例如,后脱位时可能损伤坐骨神经,导致患侧下肢感觉减退、麻木,足背屈和跖屈功能障碍等;前脱位时可能损伤股神经等。同时,还可能出现患肢远端的血运障碍表现,如皮肤温度降低、颜色苍白或发绀、脉搏减弱或消失等。在儿童中,由于神经血管相对较脆弱,髋关节脱位时更容易合并神经血管损伤,需要特别关注患肢的血运和神经功能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