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炎症状有哪些
慢性结肠炎有消化系统、全身及其他伴随等症状。消化系统有腹痛(多在左下腹或下腹,排便后缓解,长期精神紧张等加重,病理是结肠黏膜炎症刺激致肠道蠕动异常等)、腹泻(大便次数多、性状糊且含黏液等,食用生冷等加重,机制是炎症致肠道黏膜分泌等功能异常)、便秘(排便困难等,与肠道功能紊乱、蠕动减慢有关,老年人易出现);全身有乏力(长期慢性炎症致身体消耗等,不同年龄表现不同,长期劳累加重)、消瘦(肠道吸收不良致营养不足,儿童影响生长发育);其他伴随有里急后重(直肠黏膜受炎症刺激致排空异常,情绪紧张等加重)、腹胀(肠道内气体积聚或蠕动紊乱致,进食产气食物加重)
一、消化系统症状
1.腹痛
多数患者会出现腹痛症状,疼痛部位多在左下腹或下腹,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等。一般在排便后可有所缓解,但容易反复发作。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可能表述不清,多表现为哭闹不安等。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等可能会加重腹痛症状,有结肠炎病史的患者,若饮食不当(如食用辛辣、油腻食物)更易诱发腹痛。
从病理角度看,是由于结肠黏膜炎症刺激,导致肠道蠕动异常或神经反射引起疼痛。
2.腹泻
腹泻是慢性结肠炎常见症状之一,大便次数增多,可为每日数次至十余次不等,大便性状多为糊状,可含有黏液,严重者可出现脓血便。对于儿童患者,频繁腹泻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需特别关注。女性患者在月经前期等特殊时期可能腹泻症状会有变化。生活中,食用生冷食物、腹部着凉等容易加重腹泻。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炎症导致肠道黏膜分泌功能亢进,吸收功能障碍,肠道蠕动加快,从而引起腹泻。
3.便秘
部分慢性结肠炎患者会出现便秘情况,表现为排便困难,大便干结。这可能与肠道炎症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肠道蠕动减慢有关。老年人由于本身肠道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便秘问题,需要注意通过调整饮食等方式来改善。
二、全身症状
1.乏力
患者常感全身乏力,精神不振。这是因为长期慢性炎症导致身体处于消耗状态,营养物质吸收不良等因素引起。不同年龄人群乏力表现程度不同,儿童可能活动量较同龄人减少,成人则表现为工作、生活耐力下降。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乏力感会更明显,生活方式上长期劳累会加重乏力症状。
2.消瘦
由于肠道吸收功能受到影响,患者可能出现消瘦情况,体重逐渐下降。尤其是病情较长的患者,营养物质不能被有效吸收利用,导致身体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儿童若出现慢性结肠炎导致消瘦,会影响其生长发育,需要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三、其他伴随症状
1.里急后重
患者有肛门坠胀感,总有排便不尽的感觉,频繁想去厕所,但每次排便量不多。这是因为直肠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导致直肠排空功能异常。对于有慢性结肠炎病史的患者,在情绪紧张等情况下可能里急后重症状会加重。
2.腹胀
腹部胀满不适,多是由于肠道内气体积聚或肠道蠕动功能紊乱引起。不同年龄人群腹胀感受不同,老年人可能对腹胀更为敏感,生活中进食容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等)会加重腹胀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