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急性阑尾炎该怎么办
急性阑尾炎需从诊断、治疗、术后护理康复及预防等方面综合应对。诊断有症状表现(转移性右下腹痛等及不同人群差异)和体征检查(右下腹麦氏点固定压痛等);治疗分手术(绝大多数尽早阑尾切除,有传统开腹和腹腔镜等方式)和非手术(单纯性及早期或有禁忌证者,禁食、抗感染等,需密切观察);术后护理康复包括一般护理(观察生命体征、恢复饮食、伤口护理等)及不同人群特殊注意事项(儿童防搔抓伤口、老年防并发症等);预防要调整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饮食卫生等)和定期体检。
一、急性阑尾炎的诊断
1.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开始多为上腹部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不同年龄人群症状有差异,儿童阑尾炎症状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恶心、呕吐、发热等;老年人阑尾炎症状相对较轻,腹痛可能不明显。女性患者需注意与妇科疾病鉴别,如异位妊娠等。
常伴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部分患者有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若为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体温可更高。
2.体征检查
右下腹麦氏点有固定压痛,这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重要体征。当炎症波及周围组织时,可出现反跳痛、肌紧张。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闭孔内肌试验等辅助体征检查可帮助诊断,但需结合患者整体情况综合判断。
二、急性阑尾炎的治疗
1.手术治疗
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尽早进行阑尾切除术。手术方式有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大多数患者,但对于复杂情况可能仍需开腹手术。手术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2.非手术治疗
仅适用于单纯性阑尾炎及急性阑尾炎的早期阶段,或有手术禁忌证者。主要措施包括禁食、胃肠减压,以减轻胃肠道负担;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需根据药敏试验等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但非手术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病情加重应及时改为手术治疗。
三、术后护理与康复
1.一般护理
术后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血压等。患者术后需禁食一段时间,待胃肠功能恢复后逐渐恢复饮食,开始可进流质饮食,然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普食。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按时换药。
2.不同人群的特殊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术后需加强护理,注意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伤口情况等。由于儿童自控能力差,需防止其搔抓伤口。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促进身体恢复。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慢,需注意预防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要密切关注其心肺功能,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促进胃肠蠕动恢复。饮食应清淡、易消化,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
四、预防措施
1.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减少肠道感染的机会。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
对于有肠道寄生虫感染的人群,应及时进行驱虫治疗,因为肠道寄生虫感染可能诱发阑尾炎。
2.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肠道疾病等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急性阑尾炎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