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悸状有哪些症状
心悸是自觉心脏跳动不适感或心慌感,常见症状包括心跳过快,如甲亢、儿童先心病、女性特殊时期可致;心跳过慢,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老年人、更年期女性易出现;心跳不规则(心律不齐),如房颤、长期烟酒人群易有;心前区不适,如冠心病、糖尿病患者会伴发,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差异。
一、心悸的定义
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
二、心悸的常见症状
1.心跳过快
可表现为心率明显增快,超过正常范围(正常成人心率60-100次/分钟)。例如,某些病理状态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刺激心脏,导致心率加快,患者自觉心悸。研究表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中约有半数会出现心悸症状,其机制与甲状腺激素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肌舒张速率等有关。
在年龄方面,儿童若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等情况,也可能出现心跳过快导致的心悸,儿童的心脏代偿能力与成人不同,心悸表现可能更易被忽视,但危害同样不容小觑。对于女性,在生理期、妊娠期等特殊时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也可能出现心跳过快相关的心悸,如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部分孕妇会感到心悸。
2.心跳过慢
心率低于正常范围,当心率过慢时,心脏泵血功能可能受到影响,从而引起心悸。例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其窦房结功能异常,导致心率减慢,患者会有明显的心悸感。老年人由于心脏传导系统退行性变等原因,更容易出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相关的心跳过慢及心悸症状。
女性在更年期时,内分泌功能紊乱,也可能出现心率波动,包括心跳过慢相关的心悸情况,这与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作用改变有关。
3.心跳不规则(心律不齐)
表现为心脏跳动的节律不规整。例如心房颤动患者,心电图上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f波,患者会自觉心悸,感觉心脏跳动忽快忽慢、忽强忽弱。有研究显示,心房颤动在老年人中的发生率较高,随着年龄增长,心房颤动的患病率逐渐上升,而心悸是心房颤动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大量饮酒、吸烟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心律不齐相关的心悸。男性长期大量饮酒可能会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导致心律不齐,进而引起心悸;女性长期吸烟也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增加心律不齐及心悸的发生风险。
4.心前区不适
患者会感觉心前区有闷痛、压榨样疼痛等不适感觉,同时伴有心悸。例如冠心病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心肌供血不足,在发作心绞痛时,除了胸痛症状外,常常会伴有心悸。在病史方面,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若病情控制不佳,心悸和心前区不适症状可能会反复出现。对于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可能会损害心血管系统,导致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进而出现心前区不适伴心悸的情况,糖尿病患者由于自主神经病变等原因,心悸的表现可能不典型,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心前区不适伴心悸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若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心前区不适伴心悸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需要尽早诊断和治疗;老年人的心前区不适伴心悸可能提示病情较为严重,如心肌梗死等,应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