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
需与腰椎间盘突出症鉴别的疾病有腰椎管狭窄症、梨状肌综合征、腰椎结核、腰椎肿瘤,它们在临床表现如症状表现、年龄、生活方式等及影像学检查上均存在差异,腰椎管狭窄症有间歇性跛行等表现及椎管相关影像特征;梨状肌综合征主要臀部疼痛无腰痛及特殊体格检查辅助;腰椎结核有全身症状及骨质破坏等影像;腰椎肿瘤疼痛进行性加重等且有占位性病变影像。
一、与腰椎间盘突出症需鉴别的疾病及鉴别要点
(一)腰椎管狭窄症
1.临床表现差异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有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疼痛沿神经根走行分布,咳嗽、喷嚏等腹压增加时症状加重。而腰椎管狭窄症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酸麻胀痛,需停下休息后可继续行走,但再次行走后又会复发。年龄方面,腰椎管狭窄症多见于中老年人,这与腰椎退变增生等因素相关;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发生于青壮年,多与腰部外伤、长期劳损等有关。生活方式上,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久坐久站的人群易患腰椎间盘突出症,而腰椎管狭窄症在中老年人中更常见,与随着年龄增长腰椎退变加剧有关。
影像学检查方面,腰椎间盘突出症在腰椎MRI或CT上可见椎间盘突出压迫相应神经根;腰椎管狭窄症则表现为椎管矢状径狭窄,如腰椎CT测量椎管矢状径小于15mm可考虑椎管狭窄,MRI可见黄韧带肥厚、椎体后缘骨质增生等导致椎管有效容积减小。
(二)梨状肌综合征
1.临床表现差异
梨状肌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臀部疼痛,并可向下肢放射,但疼痛部位主要在臀部及大腿后外侧,一般无腰痛。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典型的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疼痛沿神经走行分布。性别上,两者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在生活方式上,长期久坐、臀部外伤或过度运动导致梨状肌损伤的人群易患梨状肌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部外伤、劳损等相关。
影像学检查方面,梨状肌综合征在腰椎影像学检查(如MRI、CT)上多无异常,而通过梨状肌紧张试验等特殊体格检查可辅助诊断,如患者仰卧位屈髋屈膝,检查者将患者小腿内旋,若引起臀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则为阳性。
(三)腰椎结核
1.临床表现差异
腰椎结核患者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腰痛较为顽固,且可伴有脊柱畸形。而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无全身症状。病史方面,腰椎结核患者多有结核接触史或既往结核病史。年龄上,腰椎结核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但多见于青少年和儿童,而腰椎间盘突出症青壮年多见。
影像学检查方面,腰椎结核在X线片上可见椎体骨质破坏、椎间隙狭窄,MRI可见椎体信号异常、椎旁冷脓肿形成等,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间盘突出压迫表现不同。
(四)腰椎肿瘤
1.临床表现差异
腰椎肿瘤患者疼痛呈进行性加重,夜间痛较为明显,可伴有消瘦、贫血等恶病质表现。而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一般有一定诱因,且经保守治疗多可缓解。年龄上,腰椎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原发性肿瘤多见于青少年,转移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生活方式与病史方面,腰椎肿瘤患者可能有肿瘤家族史或其他部位肿瘤病史。
影像学检查方面,腰椎肿瘤在X线、CT及MRI上可见椎体或附件有占位性病变,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间盘病变表现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