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有哪些症状
心悸的症状表现多样,主观感觉方面有心跳过快、过慢、不规则;伴随症状方面有胸闷、气短、头晕乏力、出汗等,不同人群在不同情况下心悸的具体表现有所差异,如儿童在发热、哭闹、恐惧紧张时易出现,女性在生理期、贫血、更年期时情况不同,老年人因身体状况特殊表现也有特点,冠心病患者等有基础疾病者心悸还会影响原有病症。
一、主观感觉方面
心跳过快:患者可明显感觉到心脏跳动的频率加快,每分钟心跳次数可能超过100次(窦性心动过速等情况),这种心跳过快可能是持续的,也可能是间断发作的。例如,在剧烈运动后、情绪激动时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心跳过快,而某些疾病状态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可能会出现持续的心跳过快。对于儿童来说,由于新陈代谢较快,在发热、剧烈哭闹等情况下也容易出现心跳过快导致的心悸;女性在生理期前后,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心率,也可能出现心悸伴有心跳过快的情况。
心跳过慢:部分患者会感觉心跳缓慢,每分钟心跳次数少于60次(窦性心动过缓等情况),会有心脏跳动“漏跳”、“停顿”的感觉。老年人如果出现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可能会因心脏泵血不足而出现头晕等不适,这是因为心脏跳动过慢导致心输出量减少,不能满足身体各器官的血液供应需求。
心跳不规则:能感觉到心脏跳动的节律不整齐,出现早搏、心房颤动等情况时较为常见。比如早搏可表现为心脏突然提前跳动一下,然后有较长的间歇;心房颤动时则是心跳完全不规则,强弱不等。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导致的心悸,可能会加重原有的胸闷、胸痛等症状;对于妊娠期女性,激素变化和血容量增加可能影响心脏节律,出现心跳不规则的心悸情况。
二、伴随症状方面
胸闷:心悸常可伴有胸闷不适,患者会感觉胸部有压迫感、发闷。例如冠心病患者在心肌缺血时,除了心悸还会出现胸闷,严重时可能伴有胸痛;对于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状态、生活不规律的人群,可能会因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心悸伴胸闷,但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气短:呼吸急促,感觉空气不足。当心悸导致心脏功能受到影响时,会引起肺循环淤血,从而出现气短症状。比如心力衰竭患者在心悸发作时,往往伴有明显的气短,活动后气短症状加重;儿童如果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出现心悸时可能会同时伴有气短,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活动耐力,因为先天性心脏病导致心脏供血供氧不足,影响全身的代谢。
头晕、乏力:由于心悸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脑供血不足,患者会出现头晕症状,同时伴有全身乏力。老年人如果本身存在脑血管硬化等情况,心悸时头晕、乏力症状可能会更明显,因为脑供血不足的风险更高;女性在贫血的基础上出现心悸,会加重头晕、乏力症状,因为贫血本身就会导致携氧能力下降,再加上心悸进一步影响心输出量,脑供血不足更严重。
出汗:部分心悸患者会出现出汗现象,尤其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心悸,如紧张、焦虑等情绪导致的心悸,可能会伴有多汗。对于儿童来说,在恐惧、紧张导致心悸时也可能出现出汗情况,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更年期女性由于内分泌紊乱,出现心悸时也容易伴有出汗症状,这是因为更年期激素水平波动影响了自主神经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