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是什么菌引起的
脚气通常由皮肤癣菌引起,主要包括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等。红色毛癣菌是最常见病原菌之一,具较强传染性,在温暖潮湿环境易滋生,对不同人群影响各异;须癣毛癣菌引起的脚气也常见,具一定侵袭性,对特殊人群影响不同;石膏样小孢子菌引起的脚气比例稍低,其在潮湿环境易传播,对不同人群影响也有特点
红色毛癣菌
特点:红色毛癣菌是引起脚气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它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滋生繁殖。该菌可以侵犯皮肤的角质层,导致脚部出现红斑、水疱、脱屑等症状,并且病程相对较长,容易反复发作。在一些长期不愈的脚气患者中,常常能分离出红色毛癣菌。例如,有研究表明,在临床脚气样本的真菌培养中,红色毛癣菌的检出率较高,约占皮肤癣菌引起脚气的60%-70%左右。
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且活动量较大,脚部容易出汗,若不注意脚部卫生,更容易感染红色毛癣菌引发脚气。而成年人如果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穿不透气的鞋子、脚部多汗等,也容易被红色毛癣菌感染。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由于其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红色毛癣菌后脚气更容易加重,且病情不易控制,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真菌的生长繁殖,同时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又不利于对真菌的清除。
须癣毛癣菌
特点:须癣毛癣菌引起的脚气也较为常见。它所导致的脚部病变表现可能与红色毛癣菌有所不同,但其同样会造成脚部皮肤的损害。该菌具有一定的侵袭性,能够在脚部皮肤中定植并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瘙痒、皮肤破损等情况。研究发现,须癣毛癣菌感染引起的脚气在某些特定人群中可能更易发生,比如经常处于集体生活环境中,如学生宿舍、工厂宿舍等,由于脚部皮肤直接或间接接触,增加了须癣毛癣菌传播的机会。
对特殊人群的影响:在儿童群体中,若在集体生活环境下,脚部卫生习惯不佳,感染须癣毛癣菌的风险会增加。对于老年人,由于其皮肤的新陈代谢功能减退,皮肤的防御能力下降,一旦感染须癣毛癣菌,脚气的恢复相对较慢,而且容易出现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另外,对于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如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感染须癣毛癣菌后脚气的病情会更为严重,因为其自身的免疫防御机制受到抑制,无法有效对抗真菌的感染。
石膏样小孢子菌
特点:石膏样小孢子菌引起的脚气相对前两者来说比例稍低,但也不容忽视。它所导致的脚部症状可能有其独特之处,一般会引起脚部皮肤的炎症性反应,表现为红斑、丘疹等,同时伴有明显的瘙痒感。该菌在外界环境中也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公共浴室、游泳池等潮湿环境中容易传播。例如,在一些公共浴室使用过公共拖鞋等物品后,就有可能感染石膏样小孢子菌而引发脚气。
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对于儿童,在公共场合如幼儿园、学校等,如果脚部接触到被石膏样小孢子菌污染的物品,就容易感染。而对于女性,如果经常穿高跟鞋等不透气的鞋子,脚部出汗后环境潮湿,再加上公共场合的接触,感染石膏样小孢子菌的几率会增加。对于有足部多汗症的人群,无论男女,由于脚部处于潮湿环境,更有利于石膏样小孢子菌的生长繁殖,从而更容易患上由该菌引起的脚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