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有什么症状
胃息肉症状因大小、部位、数量等不同而异,部分小息肉无症状,体检时偶然发现;常见消化道症状有腹痛(小息肉致隐痛,大或多息肉致梗阻性剧痛)、消化不良(进食后饱胀、食欲减退、嗳气等)、消化道出血(大便潜血、黑便、呕血等);少数患者有幽门梗阻(频繁呕吐宿食)、贫血(面色苍白、乏力)等少见症状,儿童患者症状易被忽视需家长留意。
一、一般无症状情况
部分胃息肉较小的患者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是在体检做胃镜检查等其他胃部相关检查时偶然发现。这是因为息肉较小,还没有对胃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明显影响,所以患者自身难以察觉异常。例如,一些直径小于1厘米的胃息肉,可能长期不会引起患者在进食、消化等方面的明显不适。
二、常见消化道症状
1.腹痛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部隐痛、胀痛等不适。如果息肉发生在胃窦等部位,可能会影响胃的蠕动和排空,导致上腹部出现隐痛,疼痛程度一般较轻,呈间歇性发作。年龄较大的人群如果本身存在胃黏膜退行性变等情况,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可能与年轻人有所不同,相对来说可能对轻微腹痛不太敏感,但仍需重视。生活方式不规律,经常熬夜、饮食无规律的人群,本身胃肠功能容易紊乱,更容易出现腹痛症状。有胃溃疡病史的患者如果并发胃息肉,腹痛症状可能会有所加重或表现不典型。
当息肉较大或数量较多时,可能会导致胃的局部梗阻,引起较剧烈的上腹部疼痛,这种疼痛可能呈持续性,并且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表现。例如,多发性胃息肉堵塞胃腔时,就可能出现较明显的上腹部梗阻性疼痛。
2.消化不良
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饱胀感,尤其是在进食后较为明显。这是因为胃息肉影响了胃的正常消化功能,食物在胃内的排空受到一定影响。对于女性患者,由于内分泌等因素的影响,本身胃肠功能相对更容易出现波动,所以在出现胃息肉时,消化不良的症状可能会更易凸显。长期吸烟、饮酒的人群,胃黏膜受到刺激,本身消化功能就较差,合并胃息肉后消化不良的症状会更加明显。有慢性胃炎病史的患者,胃黏膜本身存在炎症,再加上胃息肉的影响,消化不良的表现会更为突出,可能出现食欲减退、嗳气等症状。
3.消化道出血
较小的息肉一般较少引起出血,但较大的息肉或位于特殊部位的息肉可能会导致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严重时可出现黑便,甚至呕血。例如,息肉表面糜烂、溃疡时,容易发生出血。老年人血管弹性较差,一旦出现消化道出血,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要密切关注。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的凝血功能可能会有一定变化,如果合并胃息肉出现消化道出血,要注意与生理期出血等情况鉴别。有肝脏疾病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如果合并胃息肉,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更高,且出血后不易止住。
三、其他少见症状
少数患者可能因息肉较大,引起幽门梗阻等并发症,出现频繁呕吐,呕吐物为宿食等表现。还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贫血症状,如面色苍白、乏力等,这是由于长期消化道少量出血导致慢性失血引起的。儿童患者如果出现胃息肉,由于其表达症状的能力有限,可能更易被忽视,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是否有异常的哭闹、食欲改变等情况,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