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引起的头晕怎么办
颈椎引起头晕的治疗方法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病因主要有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两种,治疗方法包括非药物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如保持正确姿势、适当运动,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牵引、针灸)、药物治疗(如氟桂利嗪、甲磺酸倍他司汀、乙哌立松等)和手术治疗(如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路减压术);特殊人群中,老年人治疗要温和,注意防摔,孕妇以非药物治疗为主,儿童先纠正姿势、温和物理治疗,症状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一、明确病因
颈椎引起头晕主要有两种常见原因。一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由于颈椎退变导致椎动脉受压迫或刺激,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引发头晕;二是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颈椎病变刺激交感神经,引起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出现头晕症状。不同病因的治疗方法和重点有所不同,因此准确判断病因至关重要。
二、非药物治疗
1.改善生活方式
保持正确的姿势对于缓解颈椎压力十分关键。无论是坐姿、站姿还是睡姿,都要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学习时,应使电脑屏幕中心与眼睛保持水平,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颈部。睡眠时,选择合适的枕头,高度以维持颈椎正常生理曲度为宜,一般成年人枕头高度在815厘米。此外,适当进行运动,如游泳、放风筝等,有助于锻炼颈部肌肉,增强颈椎稳定性。
2.物理治疗
可选择热敷,通过热传递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按摩能放松颈部肌肉,减轻疼痛和头晕症状,但需由专业人员操作,避免不当手法加重病情。牵引治疗可拉开椎间隙,减轻对椎动脉和神经的压迫,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一般不适合牵引。针灸也是一种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身体气血运行,改善头晕症状。
三、药物治疗
若头晕症状较为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常用药物有改善脑供血的药物,如氟桂利嗪;缓解头晕症状的药物,如甲磺酸倍他司汀;减轻颈部肌肉紧张的肌肉松弛剂,如乙哌立松等。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四、手术治疗
对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路减压术等。手术能直接解除颈椎对椎动脉或神经的压迫,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患者需与医生充分沟通,权衡利弊后做出决策。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颈椎退变程度通常较严重。在治疗时,应选择温和的治疗方法,避免过度治疗。物理治疗的力度要适中,药物治疗需考虑肝肾功能,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同时,老年人平衡能力较差,头晕发作时容易摔倒,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如在卫生间安装扶手等。
2.孕妇
孕妇由于生理状态特殊,治疗需谨慎。应避免使用药物和手术治疗,以非药物治疗为主。改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姿势,可进行适当的颈部轻柔按摩和热敷,但要注意手法和温度。若头晕症状严重,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安全的治疗措施。
3.儿童
儿童颈椎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头晕可能与不良姿势、外伤等因素有关。首先要纠正儿童的不良姿势,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物理治疗应选择温和的方式,避免过度刺激。一般不建议儿童使用药物治疗,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