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什么症状
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多样,包括消化不良相关的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感、嗳气、食欲不振、消瘦;消化道出血相关的少量出血时粪便隐血试验可发现、大量出血时黑便呕血及贫血头晕乏力等;还有其他全身表现如贫血、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神经症状。
消化不良相关症状:
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多数患者有上腹部隐痛、胀满、钝痛等不适。疼痛没有明显的规律性,部分患者进食后症状加重。例如,一些患者进食较多食物后,上腹部饱胀感明显,且疼痛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是因为胃黏膜萎缩,胃的消化功能减退,食物在胃内排空延迟等原因导致。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年轻人可能症状相对较轻,而老年人可能对疼痛的感知和描述不太典型;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因为身体整体状态的变化,症状有一定波动。
饱胀感:患者常感觉进食少量食物后就有饱腹感,进食量明显减少。这与胃的蠕动功能减弱以及消化能力下降有关。比如,原本能吃一碗饭的人,现在吃半碗就觉得很饱,无法再继续进食。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可能更容易出现这种饱胀感加重的情况,因为运动不足会影响胃肠蠕动。
嗳气:患者会频繁出现嗳气现象,即胃内气体经食管排出,自觉胃部气体上涌。这是由于胃内气体积聚,不能正常排出所致。一些有不良生活习惯,如爱喝碳酸饮料的人,可能更容易出现嗳气症状,因为碳酸饮料会在胃内产生较多气体。
消化不良相关的其他表现:
食欲不振:患者对食物的兴趣降低,不想进食。这与胃部不适导致的消化功能障碍有关,食物在胃内不能很好地消化,会让患者产生厌恶进食的感觉。对于有长期节食减肥史的人群,更容易因胃黏膜损伤而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因为不合理的饮食方式破坏了胃的正常功能。
消瘦:部分病情较久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消瘦,这是因为长期消化不良,营养物质吸收不良,身体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供应。老年人如果本身消化功能就相对较弱,再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消瘦的情况可能会更明显,需要特别关注营养的补充。
消化道出血相关表现:
少量出血时可能无明显外在表现:少数患者可能有少量胃黏膜糜烂导致的出血,但粪便外观无明显变化,需通过粪便隐血试验才能发现。对于有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病史的人群,这类药物可能会损伤胃黏膜,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需要定期检查粪便隐血。
大量出血时可出现黑便、呕血等:如果出现较大量出血,患者会排出黑色柏油样便,严重时可呕吐出暗红色血液。大量出血会导致患者贫血,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有肝硬化等基础病史的患者,本身凝血功能可能存在问题,发生消化道出血时情况可能更严重,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其他全身表现:
贫血:长期慢性失血或营养吸收障碍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女性患者由于生理上有月经失血等情况,若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导致贫血,症状可能会更明显,需要注意补充铁、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
精神神经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神经症状。这与胃部不适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长期患病带来的心理压力有关。老年人可能更容易受精神神经症状的困扰,因为他们的心理调节能力相对较弱,且身体各方面机能衰退,患病后更容易产生焦虑等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