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患者头晕怎样缓解
改善头晕可从改善姿势与颈部活动、物理治疗、药物辅助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入手。保持正确姿势与适度颈部运动可减少颈椎劳损;热敷、牵引等物理治疗能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压迫;可使用改善循环药物辅助;儿童、老年、女性等特殊人群需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相应措施。
一、改善姿势与颈部活动
1.保持正确姿势:无论是坐姿还是站姿都要保持脊柱正直,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等。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建议每隔30-40分钟就起身活动一下颈部,转动头部,这样可以减少颈椎的劳损,缓解因颈椎问题导致的头晕。例如,坐姿时应使双眼平视屏幕,肩部放松,腰部挺直,让颈椎处于正常的生理曲度状态。
2.颈部适度运动:进行一些简单的颈部伸展运动,如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运动。但要注意运动幅度不宜过大、过快,避免造成颈部损伤。以颈部左右侧屈为例,缓慢将耳朵向肩部靠近,保持10-15秒后换另一侧,每天可进行3-4组,每组5-8次,通过颈部运动改善颈椎的关节活动度,减轻对椎动脉等结构的压迫,从而缓解头晕症状。
二、物理治疗方法
1.热敷:使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对颈部进行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热敷可以促进颈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因颈椎病导致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头晕。对于有颈部肌肉僵硬的患者效果较为明显,能放松紧张的肌肉,减轻对周围血管神经的刺激。
2.牵引治疗: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颈椎牵引。牵引可以拉开椎间隙,减少椎间盘对神经、血管的压迫。不过牵引的重量和时间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一般牵引重量从3-5公斤开始,逐渐增加,每次牵引时间约20-30分钟,每天1-2次。但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伴有严重动脉硬化、颈椎骨折脱位等情况的患者不适合牵引治疗,所以需要在医生评估后进行。
三、药物辅助(仅提及药物名称)
1.改善循环药物:可以使用一些改善脑部及颈部血液循环的药物,如银杏叶制剂等。银杏叶制剂能够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对于因颈椎病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晕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药物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判断是否需要使用及选择合适的药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颈椎病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出现头晕等症状,多与不良姿势等因素有关,如长期低头看平板等。要注意纠正儿童的不良姿势,引导其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加强颈部的适当活动,一般不建议首先使用药物治疗,以非药物干预为主。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往往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缓解头晕时,要更加谨慎。进行颈部运动时幅度要更小、更缓慢,物理治疗如热敷温度要严格控制,避免烫伤。药物使用时要考虑与其他基础疾病药物的相互作用,需要在医生全面评估病情后,权衡利弊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3.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如果是因为长期穿高跟鞋等导致姿势不良引起颈椎病头晕,要注意避免长期穿高跟鞋,选择舒适的鞋子。在进行颈部治疗时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特殊生理时期等情况,如孕期女性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格外谨慎,避免采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治疗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