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需要做哪些检查项目
慢性胆囊炎的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其他检查。实验室检查的血常规可初步判断炎症反应,肝功能检查能了解肝脏功能及胆道梗阻相关肝损害情况;影像学检查中腹部超声是首选,腹部CT有助于诊断合并症,MRCP对胆道系统形态显示有价值;其他检查里口服胆囊造影可了解胆囊功能,腹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及治疗但为有创检查需严格掌握适应证,不同年龄人群检查各有特点需综合考虑。
一、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正常,当合并感染时,白细胞计数会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也会相应增高,通过此检查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炎症反应。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血常规变化可能更为敏感,需密切关注白细胞等指标变化;老年患者可能基础疾病较多,血常规结果需结合整体病情综合判断。
2.肝功能检查:血清胆红素、转氨酶等指标可能异常。慢性胆囊炎患者若合并胆管梗阻等情况,血清胆红素可升高,转氨酶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通过肝功能检查能了解肝脏的功能状态以及是否存在胆道梗阻相关的肝损害情况。不同年龄人群肝功能正常参考值略有差异,儿童的肝功能指标与成人不同,需依据儿童的正常参考范围进行判断;老年患者可能存在肝脏储备功能下降等情况,肝功能异常时需更谨慎分析其原因。
二、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是诊断慢性胆囊炎的首选检查方法。可观察胆囊的大小、壁厚薄、胆囊内有无结石等情况。正常胆囊壁厚度一般小于3mm,若胆囊壁增厚、毛糙,胆囊缩小或增大,以及发现胆囊内有结石等表现,有助于诊断慢性胆囊炎。对于儿童患者,超声检查相对安全无创,可清晰显示胆囊结构;老年患者若存在腹部胀气等情况可能会影响超声检查的清晰度,必要时可结合其他检查手段。
2.腹部CT:能更清晰地显示胆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对于诊断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周围脓肿、胆囊癌等情况有一定帮助。可观察胆囊壁的厚度、胆囊内有无结石以及周围组织有无炎症浸润等。儿童进行腹部CT检查需权衡辐射剂量,尽量采用低剂量扫描等方法;老年患者若有肾功能不全等情况,使用含碘对比剂时需注意肾功能变化及对比剂的使用剂量。
3.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可以清晰显示胆道系统的形态,对于诊断慢性胆囊炎合并胆道梗阻等情况有重要价值,能明确胆管有无扩张、结石的位置等。在儿童和老年患者中,MRCP检查相对安全,但儿童可能需要适当镇静以配合检查,老年患者若有心脏起搏器等植入物需提前告知医生评估检查风险。
三、其他检查
1.口服胆囊造影:可了解胆囊的浓缩和收缩功能。通过口服造影剂,观察胆囊在造影剂作用下的显影情况以及收缩功能是否正常。该检查对于一些不典型的慢性胆囊炎患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现在应用相对较少。儿童进行口服胆囊造影时需注意造影剂的剂量和安全性;老年患者若有胃肠道疾病影响造影剂吸收等情况需谨慎选择。
2.腹腔镜检查:对于诊断不明确的慢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胆囊的形态、颜色、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同时还可进行治疗。但腹腔镜检查是有创检查,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儿童进行腹腔镜检查需考虑其手术耐受性等情况;老年患者若有心肺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需评估手术风险后再决定是否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