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阑尾炎怎样处理
慢性阑尾炎的诊断包括症状表现(间断右下腹痛等)、体征检查(右下腹麦氏点固定轻压痛)、辅助检查(超声见阑尾增粗等、钡剂灌肠见阑尾异常);治疗方式有手术治疗(适用于确诊且症状影响生活质量者,包括腹腔镜和开腹术)和非手术治疗(身体不适手术或不愿手术者用抗生素,复发率高);治疗后术后患者要注意伤口等护理及饮食活动,非手术治疗患者要遵医嘱服药复诊及注意生活方式等。
一、慢性阑尾炎的诊断
1.症状表现:慢性阑尾炎通常有间断性右下腹部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或胀痛,可伴有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不同年龄段人群症状可能有所差异,儿童可能表现为脐周痛后转移至右下腹部,成人症状相对典型但也可能不典型;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情况下症状可能受影响。有过阑尾炎病史的人群再次出现类似症状时需高度警惕。
2.体征检查:右下腹可有固定的压痛,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但压痛程度可能较轻。
3.辅助检查:超声检查可发现阑尾增粗、周围渗出等情况;钡剂灌肠检查可见阑尾不充盈、排空延迟等异常表现,有助于诊断慢性阑尾炎。
二、慢性阑尾炎的治疗方式
1.手术治疗
适应证:对于确诊的慢性阑尾炎,尤其是有明确发作史、症状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手术切除阑尾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如儿童慢性阑尾炎,若频繁发作影响其日常活动和生长发育,应考虑手术;老年患者若身体状况允许,也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因为老年患者阑尾炎发作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
手术方式:可选择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各年龄段患者,儿童腹腔镜手术相对成人更具优势,创伤小对身体发育影响小;也可选择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某些不适合腹腔镜手术的情况下采用。
2.非手术治疗
适用情况:对于一些身体状况不适合手术、暂不愿手术的患者可尝试非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控制阑尾的炎症,但非手术治疗复发率较高。例如对于一些老年体弱患者,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手术风险较高时可先尝试抗生素治疗,但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则需及时改为手术治疗。
药物选择:一般选用针对肠道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抗生素联合治疗,如头孢类抗生素联合甲硝唑等,但具体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情况和药敏试验等综合判断,非手术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症状、体征及炎症指标变化。
三、慢性阑尾炎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1.术后患者
儿童:术后需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同时要注意饮食,逐渐从流食、半流食过渡到正常饮食,保证营养摄入,促进身体恢复。要避免剧烈活动,尤其是在术后早期,防止影响伤口愈合和腹腔恢复。
成人:术后同样要注意伤口护理,遵循医生的出院医嘱。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女性患者要注意术后对月经等可能的影响,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2.非手术治疗患者
要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诊,观察症状是否缓解或复发。在生活方式上要注意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暴饮暴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减少慢性阑尾炎复发的风险。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以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