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会引起哪些症状
心悸会引起多方面症状,主观感觉有心跳异常感,包括心跳过快(与交感神经兴奋等有关,不同年龄人群情况各异)、心跳过慢(可能与窦房结功能障碍等有关,老年人易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出现)、心跳不规则(心脏异位起搏点提前发放冲动所致,长期大量吸烟饮酒者易出现);还会伴随胸闷(心脏供血不足致心肌缺血缺氧引发,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表现无明显差异,女性更年期激素变化时胸闷可能更明显)、气短(心输出量减少致机体缺氧引起,心力衰竭患者明显,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时需关注)、头晕(心输出量减少致脑部供血不足导致,老年人脑血管硬化时更易出现)、乏力(心脏负担加重、机体缺氧致全身代谢受影响,生活方式不健康、长期缺乏运动者症状更突出)
一、主观感觉方面
心跳异常感
心跳过快:患者能明显感觉到心脏跳动速度加快,可达到每分钟超过100次等情况。从生理机制来讲,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有关,例如剧烈运动后交感神经兴奋,会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递质,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从而引发心悸伴有心跳过快的感觉。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在剧烈哭闹、发热等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心跳过快伴心悸;老年人若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基础疾病时,也易出现此类情况。
心跳过慢:心脏跳动速度低于正常范围,如每分钟低于60次,患者会感觉心脏跳动缓慢、不规律等。这可能与窦房结功能障碍等有关,比如一些老年人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窦房结供血不足,引起窦房结功能减退,出现心跳过慢伴心悸。
心跳不规则:能感觉到心脏跳动的节律紊乱,出现早搏等情况时,会有心脏停跳感后紧接着有力的心跳。其发生机制可能是心脏异位起搏点提前发放冲动,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大量吸烟、饮酒的人更容易出现心跳不规则伴心悸,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酒精等会影响心脏的电活动。
二、伴随的其他身体症状
胸闷:患者会感觉胸部有压迫感、闷塞感。这可能是由于心悸时心脏供血相对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进而引起胸闷症状。例如冠心病患者本身存在冠状动脉狭窄,当出现心悸时,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不能相应增加,就会加重胸闷症状。不同性别方面,男性和女性在冠心病导致的心悸伴胸闷上并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女性在更年期等特殊时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使胸闷症状在心悸时表现得更为明显。
气短:呼吸变得急促、困难。心悸时心脏功能受到影响,心输出量减少,导致机体缺氧,从而引起气短。比如心力衰竭患者出现心悸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肺循环淤血,会明显感觉气短。年龄较小的儿童出现心悸伴气短时,可能是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因引起,需要特别关注,因为儿童心肺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心悸对其影响可能更为显著。
头晕:患者会感到头部昏沉、眩晕。这是因为心悸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脑部供血不足所致。例如严重的心律失常患者,心脏不能有效地将血液泵送到脑部,就会出现头晕症状。老年人如果本身存在脑血管硬化等情况,心悸时更容易出现头晕,因为脑部血管弹性差,供血不足时症状更明显。
乏力:身体感觉疲倦、没有力气。心悸时心脏工作负担加重,能量消耗增加,同时机体缺氧,导致全身代谢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出现乏力症状。对于生活方式不健康、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心悸时乏力症状可能更为突出,因为其身体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