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晚上荨麻疹会变严重
荨麻疹症状在晚上加重可能由以下因素导致:一是激素分泌节律因素,晚上皮质醇水平降低,对免疫系统抑制减弱,使肥大细胞易释放组胺,有荨麻疹病史尤其是老年人受影响更明显,保持规律作息可减轻症状;二是体温变化因素,晚上体温略高且盖被易使体表温度进一步升高,促进炎症介质扩散,儿童体温调节差更易加重症状,应调整睡眠环境和选择合适床上用品;三是神经调节因素,晚上副交感神经相对兴奋使皮肤敏感性增加,注意力集中让症状感知更明显,工作压力大的成年人症状可能更严重,睡前放松活动可缓解;四是接触过敏原因素,床上用品易滋生尘螨等过敏原,过敏体质人群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易受刺激,应定期清洗晾晒;五是睡眠姿势因素,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压迫皮肤会使血液循环不畅,肥胖人群更易受压,调整姿势和选择合适床垫枕头可减轻压力。
一、激素分泌节律因素
人体的激素分泌具有昼夜节律,其中皮质醇是一种对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的激素。通常在早上醒来时皮质醇水平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到晚上时处于较低水平。皮质醇可以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而晚上皮质醇水平降低,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减弱,肥大细胞更容易释放组胺,从而导致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使荨麻疹症状在晚上加重。对于有荨麻疹病史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他们的激素分泌调节功能可能相对较弱,晚上皮质醇水平的波动对荨麻疹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应对措施方面,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维持激素分泌的正常节律,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症状。
二、体温变化因素
晚上睡眠时,人体的体温会比白天略高。体温升高会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这会促进炎症介质的扩散,加重皮肤的水肿和风团。同时,睡眠时盖的被子较厚,也会使体表温度进一步升高。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差,晚上睡觉时更容易因为捂热导致体温升高,从而加重荨麻疹症状。对于这类人群,应注意调整睡眠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选择轻薄、透气的床上用品,避免睡觉时过热。
三、神经调节因素
神经系统在夜间的兴奋性与白天有所不同。晚上人体的副交感神经相对兴奋,而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皮肤的敏感性增加。此外,夜间人体的注意力相对集中在自身的不适上,对瘙痒等症状的感知会更加明显。对于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的成年人,他们的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晚上副交感神经的异常兴奋可能会使荨麻疹症状更严重。这类人群可在睡前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听轻柔的音乐、泡热水澡等,有助于缓解神经紧张,减轻症状。
四、接触过敏原因素
晚上人们接触床上用品的时间较长,如果床上用品没有定期清洗、晾晒,可能会滋生尘螨、霉菌等过敏原。尘螨是常见的过敏原之一,它可以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导致荨麻疹症状加重。对于有过敏体质的人群,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他们的免疫系统相对较为敏感,更容易受到床上过敏原的刺激。建议定期清洗、更换床上用品,并在阳光下晾晒,以减少过敏原的存在。
五、睡眠姿势因素
睡眠姿势可能会对皮肤造成压迫,影响血液循环。如果长时间保持一种睡眠姿势,受压部位的皮肤可能会出现血液循环不畅,导致局部水肿和风团加重。对于肥胖人群,他们在睡眠时可能更容易压迫皮肤,尤其是在侧卧时,身体的重量会对一侧皮肤造成较大压力。这类人群可以尝试调整睡眠姿势,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皮肤,也可以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以减轻对皮肤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