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要注意事项
阑尾炎患者在就医、诊断检查、治疗后康复、生活方式调整及预防复发等方面均有相应注意事项,出现疑似症状要及时就医,检查时配合准备,手术和非手术患者康复有不同护理要点,康复后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还需通过饮食规律和积极治疗肠道疾病预防复发。
一、及时就医方面
1.出现症状需警惕:当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开始上腹部或脐周痛,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右下腹固定压痛等疑似急性阑尾炎的症状时,应尽快就医。因为急性阑尾炎若延误治疗可能导致阑尾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尤其是对于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病情变化更快,更需及时识别并就诊。儿童由于表述不清等原因,家长需密切观察其腹部情况,若有异常哭闹、拒按腹部等表现要高度重视;老年人对疼痛感知可能不敏感,更易延误病情。
二、诊断检查期间注意事项
1.配合检查:在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可提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等炎症表现)、腹部超声或CT(有助于明确阑尾情况)等检查时,要听从医护人员安排。检查前可能需要禁食水等准备,要严格遵守,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比如做腹部CT时禁食水是为了避免胃肠道内容物影响图像质量,从而准确判断阑尾及周围组织情况。
三、治疗后的康复注意事项
1.手术患者
伤口护理:若为手术治疗的患者,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按照医护人员要求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要避免其搔抓伤口,防止感染。
休息与活动:术后需适当休息,一般建议早期在床上进行翻身等活动,待病情允许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剧烈运动。老年人术后恢复可能相对较慢,休息时间可适当延长,活动要更循序渐进,防止因活动不当影响恢复。
饮食:排气排便后可逐渐恢复饮食,开始以清淡、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为主,如米汤、粥等,然后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但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防止加重胃肠道负担。儿童术后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且易于消化,根据其年龄阶段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2.非手术治疗患者
药物依从性:遵医嘱按时服用抗生素等药物,要完成整个疗程,不可自行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导致炎症控制不彻底,病情反复。比如使用抗生素治疗时,中途停药可能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再次治疗时效果不佳。
症状监测:密切观察腹痛等症状的变化情况,若腹痛加剧或出现发热等新的症状,要及时复诊。儿童非手术治疗时,家长要更细致观察其腹痛程度、频率以及精神状态等,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病情变化可能不易被察觉。
四、生活方式调整方面
1.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老年人,良好的作息都有助于机体免疫力的维持,促进身体康复。儿童保证充足睡眠还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2.适度运动:在康复后可逐渐增加运动量,但要避免过度劳累。比如可以从散步等轻度运动开始,逐渐过渡到慢跑、太极拳等适合自身的运动方式。老年人运动要更加温和,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运动项目和强度。
五、预防复发方面
1.饮食规律:保持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便秘等情况诱发阑尾炎复发。儿童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挑食、偏食导致营养不均衡和肠道功能紊乱。
2.积极治疗肠道疾病:如有肠道感染等疾病要及时治疗,因为肠道炎症等情况可能影响阑尾的正常功能,增加阑尾炎复发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