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肿胀是什么原因
踝关节肿胀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创伤因素包括急性扭伤和骨折,炎症因素有类风湿关节炎和痛风性关节炎,感染因素包含细菌感染和结核杆菌感染,其他因素涉及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淋巴回流受阻及全身性疾病等,不同因素所致肿胀表现及好发人群等各有特点。
一、创伤因素
1.急性扭伤:多因行走或运动时踝关节处于不当姿势,如高低不平路面行走、运动中突然扭转等,导致踝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等组织损伤,血管破裂出血,进而引起肿胀。例如,篮球运动中球员急停变向时易发生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扭伤,出现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表现。在青少年群体中,由于运动较为活跃,此类因运动导致的急性扭伤相对常见;女性在穿着不合适的鞋子进行运动时,发生扭伤的风险也可能增加。
2.骨折: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踝关节可导致骨折,如高处坠落足部着地、重物砸压等。骨折后,骨折端出血、周围组织损伤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踝关节肿胀,同时还可伴有疼痛、畸形、异常活动等症状。老年人骨质疏松,骨折风险相对较高,一旦发生骨折,肿胀可能更为明显且恢复相对缓慢;儿童骨折后,由于自身修复能力较强,但仍需及时就医处理以避免影响踝关节正常发育。
二、炎症因素
1.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踝关节。免疫系统攻击踝关节滑膜,导致滑膜炎症,出现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引起踝关节肿胀、疼痛、僵硬,尤其在早晨起床时症状明显,活动后可稍有缓解。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病程较长,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踝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2.痛风性关节炎:由于体内尿酸代谢紊乱,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踝关节等关节部位,引发炎症反应。急性发作时踝关节迅速出现肿胀、剧烈疼痛、皮肤发红等表现,多在夜间突然发病。多见于中年男性,常有高嘌呤饮食、饮酒等诱因,若长期控制不佳,可反复发作并累及多个关节。
三、感染因素
1.细菌感染:如踝关节周围皮肤破损后细菌入侵,或由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血行播散至踝关节,引起化脓性关节炎。可出现踝关节红肿、热痛、明显肿胀,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免疫力低下者更易感染,儿童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也需警惕细菌感染导致的踝关节肿胀。
2.结核杆菌感染:结核杆菌可累及踝关节,引起结核性关节炎。起病较缓慢,踝关节逐渐出现肿胀、疼痛,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青少年人群相对多见,若不及时治疗,可破坏踝关节骨质,影响关节功能。
四、其他因素
1.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导致踝关节血液回流受阻,引起肿胀,常伴有下肢疼痛、皮肤温度升高、浅静脉扩张等表现。长期卧床患者、术后患者、孕妇等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也易发生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相关的踝关节肿胀。
2.淋巴回流受阻:如淋巴管炎、淋巴结肿大等累及踝关节周围淋巴管,可导致淋巴回流受阻,引起踝关节肿胀。常见于感染等因素导致的淋巴管炎症,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发生淋巴回流受阻相关肿胀时需密切关注。
3.全身性疾病:如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可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引起踝关节肿胀。心功能不全患者除踝关节肿胀外,常伴有呼吸困难、乏力等表现;肾功能不全患者还可出现蛋白尿、水肿等其他肾功能受损相关表现。老年人本身心肾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减退,更容易出现因全身性疾病导致的踝关节肿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