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关节疼痛的原因
拇指疼痛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外伤因素包括急性损伤(如打球、摔倒等致软组织损伤、骨折)和慢性劳损(长期反复特定动作致肌腱、滑膜劳损,加速关节退变);炎症性因素有腱鞘炎(肌腱与腱鞘反复摩擦致无菌性炎症)、关节炎(骨关节炎因关节软骨磨损等,类风湿关节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致双侧对称发病);其他因素包括痛风(尿酸代谢紊乱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引发炎症)、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致疼痛伴红肿发热等)。
一、外伤因素
1.急性损伤:拇指受到直接的外力撞击,比如打球时被球击中拇指、不小心摔倒时拇指着地等,可能导致拇指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损伤,像肌肉拉伤、韧带损伤,甚至可能造成骨折,从而引发疼痛。例如,运动损伤中常见的拇指指间关节扭伤,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表现,有相关运动医学研究表明,运动相关的拇指关节损伤较为常见,其中急性的外力作用是主要诱因之一。对于儿童来说,玩耍时的意外碰撞也容易导致拇指关节外伤,由于儿童骨骼、韧带等组织相对脆弱,更易受损。
2.慢性劳损:长期反复使用拇指进行某些特定动作,如长时间频繁打字、织毛衣、弹奏乐器等,会使拇指关节反复摩擦、受力,引起关节周围的肌腱、滑膜等组织劳损,进而出现疼痛。例如,长期从事手部精细工作的人群,拇指关节慢性劳损的发生率较高。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会逐渐退变,若同时存在长期劳损,会加速关节退变,加重疼痛症状,老年人拇指关节的退行性变常与长期的手部劳作有关。
二、炎症性因素
1.腱鞘炎:拇指屈肌腱鞘炎较为常见,多因肌腱与腱鞘反复摩擦,导致腱鞘发生无菌性炎症。常见于家务劳动者、手工工人等。主要表现为拇指掌指关节掌侧疼痛、压痛,可触及硬结,屈伸拇指时可有弹响或卡顿现象。有研究显示,腱鞘炎的发生与过度使用拇指导致的肌腱和腱鞘摩擦密切相关。儿童若存在吸吮拇指等不良习惯,也可能引发拇指腱鞘炎,需及时纠正不良习惯并进行干预。
2.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拇指关节的骨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由于关节软骨磨损、骨质增生等原因引起。随着年龄增加,关节软骨的代谢能力下降,加上关节长期磨损,容易出现骨关节炎,表现为拇指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早晨起床时可能有短暂的僵硬感,活动后可稍有缓解,但活动过多后疼痛又会加重。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拇指关节,多为双侧对称性发病。除了拇指关节疼痛外,还可能伴有肿胀、晨僵,且晨僵时间较长,一般超过30分钟。病情进展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功能障碍。自身免疫机制异常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基础,遗传、环境等因素可能参与其中,对于女性患者,在更年期前后由于内分泌变化,发病风险可能有所改变。
三、其他因素
1.痛风:当体内尿酸代谢紊乱,血尿酸水平升高时,尿酸盐结晶可沉积在拇指关节等部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导致关节剧烈疼痛、红肿。痛风多见于有高尿酸血症基础的人群,常与饮食中过多摄入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动物内脏、啤酒等)有关。男性发病相对较多,但女性在绝经后发病风险也会增加。
2.感染:拇指关节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时,也会出现疼痛,同时可能伴有局部红肿、发热等表现。如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关节炎,多有外伤史或邻近组织感染蔓延而来,会严重影响拇指关节的功能,需要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儿童,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引发拇指关节疼痛的情况也需警惕,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