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颌关节脱位需通过口内或口外复位法复位,复位后用弹性绷带固定2-3周并限制下颌运动,固定拆除后进行张口和咀嚼肌训练,同时要避免大张口、纠正不良咀嚼习惯、注意关节保护来预防病因,恢复需综合多方面措施且不同人群依自身特点调整以促恢复防再脱位。
一、复位方法
1.口内复位法:适用于大多数颞颌关节脱位情况。患者端坐,头部靠在椅背上,医生站在患者前方,双手拇指缠以纱布伸入患者口内,放在下颌磨牙咬合面上,其余手指握住下颌体部。然后两拇指逐渐向下按压下颌骨,当髁突移到关节结节水平以下时,再向后上方推送,此时髁突即可滑入关节窝内,复位时要注意拇指迅速滑向颊侧口腔前庭,以免被咬伤。此方法对于成人及配合较好的儿童可尝试,但儿童因配合度可能较差需谨慎操作。
2.口外复位法:患者体位同上,医生位于患者后方,用双手拇指分别放在两侧突出于颧弓下方的髁突前缘,然后用力将髁突向下方按压,同时其余手指将下颌体部向上端提,当髁突活动后再将其推入关节窝内。该方法适用于口内复位困难的情况,如患者牙关紧闭等。
二、复位后的固定
1.弹性绷带固定:复位后可用弹性绷带将下颌部固定,限制下颌的过度活动,一般固定2-3周。对于儿童患者,固定时间可适当缩短,因为儿童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需根据具体脱位情况和恢复状态来确定,固定时要注意松紧适度,既要起到固定作用,又不能影响患者的血液循环和呼吸等。
2.限制下颌运动:复位后应避免大张口,如打哈欠、吃大块食物等,进食软食,尽量减少下颌的前伸、侧方运动等。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需要根据其生活习惯进行相应的限制,例如儿童可能因好奇等容易大张口,家长要加强看护,提醒儿童避免过度活动下颌;成年人则要自我约束,保持良好的口腔运动习惯。
三、康复训练
1.张口训练:在固定拆除后可逐渐进行张口训练,开始时小口缓慢开合,每次训练时间不宜过长,逐渐增加张口幅度,但要避免过度用力。例如可以从能张开1-2指逐渐增加到能正常张口。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辅助进行轻柔的张口引导训练,同时要关注儿童的配合程度和耐受情况。
2.咀嚼肌训练:进行咀嚼肌的等长收缩训练,即轻咬牙齿,保持数秒后放松,重复进行。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咀嚼动作训练,但要注意力度适中。不同年龄人群的咀嚼肌训练强度应有所不同,儿童由于咀嚼肌还在发育中,训练强度要更轻柔,避免过度刺激影响咀嚼肌正常发育;成年人则可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
四、病因预防
1.避免大张口动作: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突然大张口,如打哈欠时要用手托住下颌,防止下颌关节过度活动而脱位。对于儿童,家长要引导其养成良好的口腔习惯,避免因好奇等做出过度大张口的行为。
2.纠正不良咀嚼习惯:如有偏侧咀嚼等不良习惯要及时纠正,保持双侧咀嚼,使颞颌关节受力均匀。不同年龄人群的不良咀嚼习惯纠正方式有所差异,儿童时期发现偏侧咀嚼等问题,家长要及时干预引导儿童使用双侧咀嚼;成年人则需要自我意识到不良习惯的危害并主动纠正。
3.注意关节保护:避免一侧长时间咀嚼硬物,如长时间嚼口香糖等。对于有颞颌关节紊乱病史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都要更加注意关节的保护,减少可能导致颞颌关节脱位的诱发因素。
颞颌关节脱位的恢复需要综合复位、固定、康复训练以及病因预防等多方面措施,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人群在恢复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注意,以促进颞颌关节的良好恢复并防止再次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