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静脉曲张出血怎么办
胃静脉曲张出血需紧急处理,采取平卧位、头偏一侧、送医及监测生命体征等措施;药物治疗可用血管加压素类似物、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内镜下有套扎术和硬化剂注射;介入治疗有TIPS;不同特殊人群治疗有注意事项;预防再出血可使用二级预防药物、定期内镜随访、调整生活方式及治疗基础疾病。
一、紧急处理措施
胃静脉曲张出血属于较为危急的情况,首先应让患者保持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在转运过程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二、药物治疗
1.血管加压素类似物:可通过收缩内脏血管,减少门静脉血流,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常用药物有特利加压素等,其能有效减少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量。
2.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如奥曲肽,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减少内脏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力,对胃静脉曲张出血有较好的止血作用,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其能显著提高止血成功率。
三、内镜下治疗
1.内镜下套扎术:通过内镜将橡皮圈套扎在胃曲张静脉上,使其缺血坏死、脱落,达到止血目的。该方法操作相对简便,止血效果确切,对于急性胃静脉曲张出血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多项内镜治疗相关研究表明其能有效控制出血。
2.内镜下硬化剂注射:将硬化剂直接注射到胃曲张静脉内,使血管内膜发生炎症反应,血栓形成,从而达到止血和闭塞血管的作用。但要注意注射时避免误注入周围组织导致严重并发症。
四、介入治疗
1.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适用于药物、内镜治疗无效的难治性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通过介入手段在肝内建立门体静脉分流通道,降低门静脉压力,从而控制出血。不过该手术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肝性脑病等,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多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胃静脉曲张出血时,要充分考虑其肝肾功能状态以及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例如,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需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变化,因为老年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可能与年轻人不同。同时,在进行内镜或介入治疗时,操作要更加轻柔,减少创伤。
2.儿童患者:儿童胃静脉曲张相对较少见,多与先天性门脉高压等疾病相关。治疗时需格外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的保守治疗措施,如营养支持等。若必须进行有创治疗,要充分评估儿童的耐受能力和器官功能,内镜操作要精准轻柔,避免对儿童造成过度损伤。
3.妊娠期患者:妊娠期出现胃静脉曲张出血较为复杂,治疗时需兼顾母体和胎儿的安全。药物选择上要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内镜治疗要在充分评估妊娠周期和病情的基础上谨慎实施,介入治疗需严格权衡利弊,因为任何治疗措施都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六、预防再出血措施
1.二级预防药物:可长期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等,通过降低门静脉压力,预防胃静脉曲张再出血。研究表明,长期应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能显著降低胃静脉曲张再出血的发生率。
2.定期内镜随访:患者在出血控制后需定期进行内镜检查,观察胃静脉曲张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再出血迹象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一般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内镜复查。
3.生活方式调整: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保持心情舒畅。饮食上要避免食用粗糙、坚硬、刺激性食物,以软食、易消化食物为主,防止因食物损伤曲张静脉导致再出血。同时,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肝炎等相关疾病,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对胃静脉曲张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