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伤脊柱骨折怎么治疗
脊柱骨折需先现场制动并及时送医,经影像学评估后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保守治疗适用于稳定性骨折需绝对卧床等,手术治疗用于不稳定性骨折以恢复脊柱结构稳定,特殊人群治疗各有特点需兼顾相关情况。
一、急救处理
1.现场制动:发现摔伤脊柱骨折患者时,首先要确保现场安全,然后尽快让患者保持脊柱伸直位,绝对禁止随意搬动患者,可使用硬板担架等进行搬运,避免脊柱扭曲加重损伤,因为脊柱骨折后脊柱的不稳定可能会压迫脊髓等重要结构,随意搬动可能导致脊髓损伤加重,出现截瘫等严重后果。
2.及时就医:尽快将患者送往有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在转运过程中要持续保持脊柱的稳定。
二、影像学评估
1.X线检查:初步了解脊柱骨折的部位、类型等基本情况,能发现明显的骨折线、椎体的形态改变等,但对于一些细微的骨折或者脊髓周围的情况显示不够清晰。
2.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脊柱骨折的细节,包括椎体骨折的粉碎程度、椎管内是否有骨块移位等情况,有助于准确判断骨折的严重程度。
3.MRI检查:能够很好地显示脊髓、神经等软组织结构的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脊髓损伤、水肿等情况,这对于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三、治疗方式
1.保守治疗
适应证:对于一些稳定性骨折,如轻度的椎体压缩骨折等情况,可考虑保守治疗。比如一些老年患者,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且骨折无明显移位,椎管内无占位等情况。
具体措施: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一般卧床时间较长,通常需要6-12周左右,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而定。同时可以进行对症治疗,如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等,但要避免不恰当的药物使用。在卧床期间要注意预防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定期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咳痰,指导患者进行肢体的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等。
2.手术治疗
适应证:对于不稳定性骨折,如椎体骨折块明显移位、椎管内有骨块压迫脊髓等情况,通常需要手术治疗。例如脊柱爆裂骨折,骨折块突入椎管内压迫脊髓,这种情况需要尽快手术解除脊髓压迫。
手术方式:常见的手术方式有脊柱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通过手术恢复脊柱的正常解剖结构,稳定脊柱,为脊髓的恢复创造条件。手术的具体方式会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部位等因素来选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脊柱骨折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需要特别重视。儿童脊柱骨折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因为儿童脊柱的生长发育特点,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影响脊柱的正常生长。在保守治疗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恢复情况,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评估骨折愈合和脊柱生长情况。同时,儿童在卧床期间要注意护理,防止发生皮肤损伤等并发症,而且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合理进行康复锻炼指导。
2.老年人:老年人脊柱骨折多与骨质疏松有关,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术后恢复相对较慢,而且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同时要积极治疗骨质疏松,可通过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方式,改善骨质量,防止再次发生骨折。老年人在卧床期间要加强营养支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的摄入,以促进骨折愈合和身体恢复。
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发生脊柱骨折较为特殊,治疗时要兼顾胎儿的安全。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谨慎权衡,保守治疗时要注意卧床的体位等对胎儿的影响,手术治疗时要考虑麻醉等对胎儿的风险。需要多学科协作,如妇产科、骨科等共同制定治疗方案,以保障母婴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