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有什么样的症状病因是什么
心悸是自觉心脏跳动不适感或心慌感,可伴胸闷等表现,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其病因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因素包括剧烈运动、精神过度紧张等,病理性因素有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律失常、冠心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甲亢、低血糖)、其他系统疾病(如发热、贫血)等。
一、心悸的症状
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患者可能会感觉到心跳过快、过慢、irregular(不规则)或心搏有力。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胸闷、气短、头晕、乏力等表现。不同人群心悸的表现可能略有差异,例如儿童心悸时可能更易出现烦躁不安;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变化,心悸时可能更容易出现晕厥等严重表现。
二、心悸的病因
(一)生理性因素
1.剧烈运动:当进行剧烈运动时,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能量,心脏会加快跳动以满足需求,从而导致心悸。例如,进行高强度的跑步、游泳等运动后,很多人会感觉到心悸,这是因为运动使交感神经兴奋,释放肾上腺素等激素,促进心脏收缩和跳动加快,一般在休息片刻后可缓解。
2.精神过度紧张、焦虑、情绪激动: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如面临重大考试、工作压力过大等情况时,人体的神经系统会发生变化,交感神经兴奋,引发心悸。比如,在重要演讲前,很多人会出现心跳加快、心悸的现象,这是由于情绪波动导致体内神经-内分泌调节失衡,心脏功能受到影响。
3.饮酒、喝咖啡或浓茶:酒精、咖啡因等物质会刺激心脏,使心跳加速,从而引起心悸。例如,大量饮酒后,酒精进入人体,会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导致心悸发生;过量饮用咖啡或浓茶后,其中的咖啡因成分会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引发心悸症状。
(二)病理性因素
1.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律失常:如早搏(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动过缓、心房颤动等。以心房颤动为例,心房失去了正常有规律的收缩,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导致心脏跳动节律紊乱,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心悸感,同时可能伴有气短、乏力等表现。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心肌供血不足,心脏为了维持正常的供血需求可能会代偿性地加快跳动,从而引起心悸。例如,冠心病患者在心肌缺血发作时,常常会感觉到心悸,还可能伴有胸痛、胸闷等症状。
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心脏泵血功能下降,会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加快,导致心悸;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肥厚,心室充盈受限,也可能出现心悸等症状。
2.内分泌系统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快机体的代谢速度,使心脏负担加重,心率加快,从而引发心悸。患者除了心悸外,还常伴有多汗、手抖、消瘦、食欲亢进等表现。例如,临床上常见的甲亢患者,很多都有不同程度的心悸症状,通过检查甲状腺功能可以明确诊断。
低血糖:当血糖过低时,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释放肾上腺素等,导致心跳加快,引起心悸。同时还可能伴有出汗、饥饿感、手抖等症状,常见于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使用不当或长时间未进食的人群。
3.其他系统疾病
发热:各种感染等原因引起的发热,体温升高会使基础代谢率增加,心脏需要更努力地工作来满足身体的需求,从而导致心率加快,出现心悸。例如,肺炎患者发热时,往往会伴有心悸的症状,随着体温的下降,心悸症状也会有所缓解。
贫血:血红蛋白减少,血液携氧能力下降,机体缺氧,心脏会通过加快跳动来补偿,进而引起心悸。贫血患者除心悸外,还常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都可能导致心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