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关节疼痛的原因
腕关节疼痛的原因包括外伤因素、炎症性因素和神经系统因素。外伤因素有骨折(儿童易青枝骨折,成人可粉碎性骨折,有疼痛、肿胀等表现)和软组织损伤(过度使用致劳损、扭伤致韧带拉伤,有相应疼痛等表现);炎症性因素包括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病,中年女多发,对称疼痛、畸形等)、痛风性关节炎(尿酸代谢紊乱,中年男多,急性发作剧痛等)、骨性关节炎(中老年人,退行性变,疼痛、僵硬等);神经系统因素有颈椎病(颈椎病变压迫神经致放射性痛,伴颈部等症状)、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卡压,频繁用腕人群,掌侧痛、手指麻木等)。
一、外伤因素
1.骨折:
腕关节部位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时易发生骨折,如摔倒时手掌撑地等情况。对于儿童,骨骼发育尚未完全,更容易因相对较轻的外力导致青枝骨折等;成年人则可能因高强度暴力出现粉碎性骨折等。骨折会引起明显的腕关节疼痛,同时可能伴有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表现,通过X线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2.软组织损伤:
腕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损伤较为常见。比如过度使用腕关节进行重复性动作,像长时间打字、织毛衣等,可导致腕部肌肉劳损,引起疼痛;腕关节扭伤也很常见,多因腕关节突然扭转、牵拉等造成韧带拉伤,患者会出现腕关节局部疼痛、压痛、肿胀等,严重时会影响腕关节的正常活动。不同年龄人群因生活方式不同,发生软组织损伤的概率和具体情况有差异,例如运动员由于运动强度大,发生腕关节软组织损伤的风险相对较高。
二、炎症性因素
1.腕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关节炎症有关,会累及腕关节,导致腕关节疼痛、肿胀、僵硬,通常呈对称性,病情逐渐进展可引起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实验室检查可见类风湿因子等指标异常,影像学检查早期可有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晚期可见关节间隙狭窄、骨质破坏等。
痛风性关节炎:
由于体内尿酸代谢紊乱,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腕关节等部位引起炎症反应。多见于中年男性,常有高嘌呤饮食等诱因。急性发作时腕关节突然出现剧烈疼痛、红肿、发热,疼痛程度较为剧烈,类似于刀割样或咬噬样。通过血尿酸检测以及关节液中找到尿酸盐结晶可明确诊断。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情况有所不同,男性发病多于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发病风险可能增加。
骨性关节炎:
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腕关节过度使用的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腕关节软骨逐渐磨损、退变,骨质增生等,导致腕关节疼痛、僵硬,活动时可伴有摩擦感,症状在活动后可能加重,休息后缓解。影像学检查可见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硬化等表现。
三、神经系统因素
1.颈椎病:
当颈椎发生病变,如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压迫支配腕关节的神经时,可引起腕关节放射性疼痛。多见于长期伏案工作、低头看手机等人群,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风险增加。除了腕关节疼痛外,还可能伴有颈部疼痛、上肢麻木、无力等症状,通过颈椎X线、CT或MRI等检查可明确颈椎病变情况以及神经受压情况。
2.周围神经卡压:
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到卡压引起的综合征。常见于频繁使用腕关节的人群,如键盘操作员、织工等。主要表现为腕关节掌侧疼痛,可放射至手指,伴有手指麻木、刺痛、感觉减退等,夜间或清晨症状常加重,活动腕关节后可稍有缓解。通过肌电图等检查可辅助诊断,发现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等异常。不同年龄和职业的人群,患腕管综合征的概率不同,长期重复性手部动作的职业人群发病风险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