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肥大是什么意思会不会有什么危害
子宫肥大是子宫均匀增大、肌层厚度超2.5cm伴不同程度子宫出血的疾病,由病原体感染、卵巢功能障碍、产妇慢性子宫复旧不全等引起,有月经异常(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生育影响(受孕困难、妊娠并发症风险增加)、压迫症状(膀胱压迫致尿频尿急、直肠压迫致便秘)等危害,不同人群(育龄女性、老年女性、有妇科病史人群)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子宫肥大的含义
子宫肥大是指子宫均匀增大,肌层厚度超过2.5cm以上,伴有不同程度子宫出血的一种疾病。多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子宫肌层引起,如慢性盆腔炎会长期刺激子宫,导致子宫肌层内胶原纤维增生,使子宫纤维化而肥大;也可能是卵巢功能障碍所致,雌激素持续刺激,可使子宫肌层肥厚;产妇慢性子宫复旧不全时,子宫肌层内弹力纤维组织在平滑肌间及血管周围增生,也会导致子宫肥大。
二、子宫肥大可能存在的危害
1.月经异常
经量增多:子宫肥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的情况。研究表明,子宫肥大时,子宫肌层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影响了子宫的收缩和血管的闭合,导致月经量增多,长期月经量过多可引起贫血,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尤其对于女性,长期贫血会影响身体的各个系统功能,如心血管系统会因携氧能力下降而加重心脏负担等。
经期延长:子宫肥大还可能导致经期延长,正常月经经期一般为3-7天,而子宫肥大患者经期可能超过7天,这会增加女性生殖道感染的风险,因为经血长时间残留于宫腔内,为细菌等病原体的滋生提供了条件,容易引发子宫内膜炎等疾病。
2.生育影响
受孕困难:严重的子宫肥大可能影响受孕。子宫肥大导致子宫肌层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子宫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如子宫的收缩节律异常等,不利于精子的通过和受精卵的着床。有相关研究显示,子宫肥大患者的受孕几率相对正常女性会有所降低。
妊娠并发症风险增加:如果子宫肥大患者成功受孕,在妊娠过程中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也会增加。例如,可能出现胎盘附着异常,如胎盘前置等情况,还可能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宫缩乏力,导致产程延长、产后出血等问题,对母婴健康构成威胁。
3.压迫症状
膀胱压迫:当子宫过度肥大向前压迫膀胱时,可能引起尿频、尿急等症状。尤其是对于老年女性,本身膀胱功能可能就有所减退,子宫肥大引起的膀胱压迫会进一步加重排尿异常的情况,影响生活质量。
直肠压迫:子宫肥大向后压迫直肠时,可能导致便秘等症状。长期便秘会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并且在用力排便时可能会加重盆腔充血等情况,对子宫肥大的病情产生不利影响。
三、不同人群子宫肥大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育龄女性
育龄女性若发现子宫肥大,需关注月经情况,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B超等检查项目,以监测子宫的大小、形态等变化。如果有生育计划,应提前咨询医生,评估子宫肥大对受孕和妊娠的影响,必要时进行相应的治疗调整后再考虑受孕。
2.老年女性
老年女性出现子宫肥大时,要注意可能合并其他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由于老年女性身体机能下降,对于子宫肥大引起的症状耐受能力较差,更要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变化,如出现明显的尿频、尿急、排便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进行干预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度运动、合理饮食等,以维持身体的基本健康状态。
3.有妇科病史人群
对于有慢性盆腔炎等妇科病史的人群,本身就存在子宫肥大的高发因素,这类人群要更加重视子宫肥大的监测。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规范治疗慢性盆腔炎等基础疾病,定期复查妇科相关项目,防止子宫肥大进一步发展,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生活等,减少妇科炎症的复发风险,从而降低子宫肥大加重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