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体征有哪些
急性阑尾炎有多种症状体征,腹痛典型起始于上腹部或脐周后转移至右下腹,右下腹麦氏点有压痛,炎症累及壁层腹膜有反跳痛,炎症重时腹肌紧张;还有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闭孔内肌试验等其他体征;儿童体征不典型,妊娠期阑尾位置随子宫增大移位,老年人对疼痛敏感性低、腹肌紧张不明显且常合并基础疾病致体征不典型,需综合各方面判断。
一、症状体征
(一)腹痛
1.起始部位:典型的急性阑尾炎腹痛多起始于上腹部或脐周,这是由于阑尾的神经受内脏神经支配,牵涉痛所致。不同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的人群起始腹痛位置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儿童可能腹痛起始位置不典型,但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转移至右下腹。
2.转移过程:数小时(通常6-8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这是急性阑尾炎的重要特征性表现。病史较长的患者可能腹痛转移过程不典型,需结合其他体征综合判断。
(二)右下腹压痛
1.压痛部位:右下腹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是常见的压痛部位。不同性别在麦氏点压痛的敏感度可能无明显差异,但不同年龄人群麦氏点压痛的表现有所不同,儿童由于阑尾位置可能较高或变异,压痛部位可能不典型。
(三)反跳痛
1.表现及意义:患者仰卧位时,检查者手指按压右下腹后迅速抬起,患者感觉疼痛加剧,即为反跳痛。反跳痛提示阑尾炎症累及壁层腹膜,是腹膜炎的体征之一。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如长期运动者可能腹部肌肉较发达,但反跳痛的病理意义不受生活方式影响。
(四)腹肌紧张
1.发生机制:当阑尾炎症较重,炎症波及浆膜层和壁层腹膜时,可引起腹肌紧张。在儿童中,由于儿童的腹壁较薄,腹肌紧张可能不如成人明显,但仍需关注。不同病史的患者,如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可能因腹腔粘连等因素影响腹肌紧张的判断。
二、其他体征
(一)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征)
1.检查方法及意义:患者仰卧位,检查者用右手压迫左下腹,再用左手挤压近侧结肠,结肠内气体可传至盲肠和阑尾,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提示阑尾有炎症。不同年龄人群进行结肠充气试验时,儿童可能因配合度等因素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腰大肌试验
1.检查方法及意义:患者左侧卧位,右下肢向后过伸,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提示阑尾位于腰大肌前方,多见于盲肠后位阑尾。不同性别在腰大肌试验中的表现无明显差异,但不同年龄人群阑尾位置不同,腰大肌试验的阳性意义可能因阑尾位置而异。
(三)闭孔内肌试验
1.检查方法及意义:患者仰卧位,右髋和右膝均屈曲90°,然后被动向内旋转,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提示阑尾靠近闭孔内肌。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如长期久坐者可能闭孔内肌相对不发达,但该试验主要依据阑尾与闭孔内肌的位置关系,与生活方式关系不大。
三、特殊人群表现
(一)儿童
1.体征特点:儿童急性阑尾炎体征常不典型,腹痛起始部位不固定,压痛和腹肌紧张不如成人明显,可能仅表现为拒按右下腹部、哭闹不安等。由于儿童不能准确表达腹痛情况,需要医护人员仔细观察其腹部体征及一般状况,如精神状态、体温等变化来综合判断。
(二)妊娠期
1.体征变化:随着妊娠子宫增大,阑尾位置会向上外方移位,所以压痛部位也会随妊娠月份增加而改变。在妊娠中晚期,麦氏点压痛可能不明显,但反跳痛等腹膜炎体征仍需关注。妊娠期女性患急性阑尾炎时,要特别注意避免过度按压腹部,以免影响胎儿,同时需综合考虑妊娠对手术等治疗的影响。
(三)老年人
1.体征特点:老年人对疼痛敏感性降低,腹肌紧张不明显,压痛可能较轻,但阑尾炎症可能较重。老年人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判断急性阑尾炎体征时需结合基础疾病情况,避免因体征不典型而延误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