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的症状有哪些症状
心悸是自觉心脏跳动不适感或心慌感,常见症状有心跳过快或过慢、不规则的感觉及主观感受强度变化,还可能伴随胸闷、头晕乏力、出汗、呼吸困难等其他症状,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某些特殊时期或疾病状态下更易出现相关表现。
心跳过快或过慢的感觉
心跳过快:患者可感觉心脏跳动明显加快,频率超出正常范围,例如成人正常窦性心律频率为60-100次/分钟,当超过100次/分钟时,就可能明显感觉到心悸,这种情况可见于运动、情绪激动、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多种情况。在儿童中,若因感染等因素导致心率增快,也可能出现心悸表现,且儿童对心率变化的感知可能因年龄不同而有差异,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更多表现为烦躁不安等间接表现。
心跳过慢:当心率低于60次/分钟时,部分人会感觉到心悸,常见于运动员、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他们由于心脏功能较好,基础心率偏慢,但一般能耐受;而某些病理情况,如房室传导阻滞等,也会导致心率过慢引起心悸,老年人若存在心脏传导系统退变等情况,更易发生此类情况。
心跳不规则的感觉
患者能感觉到心脏跳动不规律,出现间歇、停搏或乱跳等情况。例如早搏(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可使患者感觉心脏有提前跳动的情况,然后有较长的间歇;心房颤动时,患者会感觉心跳极不规则,快慢不一。在不同年龄人群中,早搏等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悸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发生早搏时,部分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可能表现为玩耍时突然出现精神不振、活动耐力下降等,而老年人发生早搏时,可能更易感觉到心悸不适,且需警惕是否合并有严重心脏疾病。
主观感受的强度变化
感觉强烈:有的患者会觉得心脏跳动非常有力、明显,即使心率在正常范围内,也会感觉心悸明显,比如在精神高度紧张、大量饮酒、喝浓茶或咖啡后,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于女性而言,在月经周期、孕期等特殊时期,由于体内激素变化等因素,也可能更容易出现心悸且感觉强度较平时不同的情况。
感觉微弱:少数情况下,患者可能感觉心脏跳动微弱,但仍能感觉到异常,这种情况可见于体型较瘦的人,由于皮下脂肪少,对心脏跳动的感知更明显;或者在某些疾病导致心功能减退时,心脏泵血功能减弱,也可能出现这种感觉微弱但心悸的情况,老年人若本身有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发生心功能减退时更需关注此类表现。
心悸可能伴随的其他症状
伴随胸闷:心悸时常可伴有胸闷,患者感觉胸部发闷、憋气,呼吸不畅。例如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时,除了心悸外,常伴有胸闷,尤其是在活动后胸闷心悸症状加重;心肌病患者也可能出现心悸伴胸闷的情况,不同年龄的心肌病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心肌病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出现活动后气短、胸闷、心悸等,老年人心肌病则可能因心功能不全而加重这些症状。
伴随头晕、乏力:严重的心悸可能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引起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头晕症状,同时伴有乏力,感觉身体没力气。比如快速性心律失常导致心输出量骤减时,老年人由于本身身体机能衰退,更易出现头晕、乏力,儿童若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引起头晕乏力,可能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活动。
伴随出汗:心悸时部分患者会出现出汗症状,尤其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心悸,如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后,可伴有出汗。女性在更年期时,由于内分泌紊乱,也可能出现心悸伴出汗的情况,且更年期女性情绪波动较大,更易因情绪因素诱发心悸出汗。
伴随呼吸困难:心悸严重时可能伴随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费力。例如心力衰竭患者,除了心悸外,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初期可能在活动后出现,随着病情加重,休息时也会呼吸困难,儿童心力衰竭可能出现喂养困难、呼吸急促等表现,老年人心力衰竭则可能在原有基础疾病基础上,心悸伴呼吸困难症状逐渐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