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如何鉴别诊断
急性阑尾炎的评估包括病史与症状评估(腹痛特点及伴随症状,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女性需与妇科疾病鉴别)、体格检查(右下腹压痛等典型体征及特殊人群不典型表现,还有辅助诊断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CRP变化)、影像学检查(超声和CT的应用及注意事项),还需与消化性溃疡穿孔、右侧输尿管结石、妇产科疾病、肠系膜淋巴结炎等鉴别
一、病史与症状评估
1.腹痛特点:急性阑尾炎典型腹痛多起始于上腹部或脐周,数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不同年龄人群腹痛表现有差异,儿童腹痛部位可能不典型,婴幼儿可能仅表现为哭闹、拒按腹部等;女性患者需考虑与妇科疾病鉴别,如异位妊娠等导致的腹痛可能与阑尾炎腹痛时间、性质有别,有性生活史的女性还要询问月经情况等病史。
2.伴随症状:可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有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若出现寒战高热需警惕阑尾穿孔等严重情况,对于老年患者,其机体反应相对较弱,发热可能不明显,但病情可能更隐匿、进展快。
二、体格检查
1.右下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不同年龄人群麦氏点压痛表现可能因体型等因素有差异,儿童麦氏点位置相对较高且不固定。
2.反跳痛与肌紧张:穿孔后可出现腹膜刺激征,即反跳痛(按压腹部后突然松手时疼痛加剧)和肌紧张(腹部肌肉紧张变硬),但小儿、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腹膜刺激征可能不典型,小儿因腹肌发育不完善,肌紧张可能不明显,孕妇增大的子宫会掩盖右下腹体征等。
3.其他体征: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征)阳性(按压左下腹时右下腹疼痛)、腰大肌试验阳性(患者左侧卧位,右大腿后伸时右下腹疼痛)、闭孔内肌试验阳性(患者仰卧位,右髋和右膝均屈曲90°,然后被动向内旋转右髋,引起右下腹疼痛)等可辅助诊断,但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升高,一般白细胞计数在(10-20)×10/L左右,中性粒细胞比例多在70%以上,但对于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白细胞升高可能不显著,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2.C反应蛋白(CRP):CRP常升高,其升高程度与炎症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炎症活动的指标之一。
四、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可发现肿大的阑尾或阑尾周围脓肿等,对于妊娠女性、儿童等适合超声检查,超声下可见阑尾直径增粗、腔内有积液等表现,但对于肥胖患者可能受肠道气体干扰影响诊断准确性。
2.CT检查:对于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可考虑CT检查,能更清晰显示阑尾形态、周围组织情况等,可发现早期阑尾炎及鉴别其他疾病,如盆腔脓肿、回盲部肿瘤等,但儿童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辐射,需权衡利弊后选择。
五、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1.消化性溃疡穿孔:有溃疡病史,突发上腹部剧痛,迅速蔓延至全腹,腹肌板样强直,肝浊音界消失等,X线检查可见膈下游离气体,与急性阑尾炎穿孔后表现有区别,但需注意两者可能并存情况。
2.右侧输尿管结石:多表现为突发的右下腹绞痛,疼痛剧烈,可向会阴部放射,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超声或CT检查可发现输尿管结石影,与急性阑尾炎腹痛特点及检查结果不同。
3.妇产科疾病:如卵巢囊肿蒂扭转,多见于年轻女性,突发一侧下腹部剧痛,伴恶心、呕吐等,妇科检查可触及肿物,与急性阑尾炎鉴别;异位妊娠破裂,有停经史,阴道少量流血,腹痛伴休克表现等,通过妇科检查、血hCG测定等可鉴别。
4.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儿童,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腹痛可为脐周或右下腹隐痛,程度较轻,压痛不固定,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轻度升高,超声检查可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与急性阑尾炎需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