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怎样医治
骨质增生的治疗包括非药物、药物和手术治疗。非药物治疗有生活方式调整(运动锻炼要适度、姿势纠正需正确)和物理治疗(热敷控温、按摩由专业人员操作);药物治疗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镇痛抗炎但需遵医嘱;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且严重影响关节功能等情况,手术需综合考虑患者年龄等多方面因素。
一、非药物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运动锻炼:适度的运动有助于维持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对于骨质增生患者,可选择游泳、散步等运动方式。游泳是较为理想的运动,因为水的浮力能减轻关节的负重,在游泳过程中关节能得到较好的活动,且对关节的损伤较小。散步时应选择平坦的路面,控制好运动的强度和时间,以身体微微发热、不感到疲劳为宜。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运动强度和方式应有所调整,例如老年人关节功能相对较弱,运动时更要缓慢、适度,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关节损伤;年轻人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当增加运动的强度和难度,但也需注意循序渐进。对于有肥胖问题的患者,减轻体重能显著降低关节的负重,从而缓解骨质增生相关症状,因为过重的体重会增加关节的压力,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进而加重骨质增生的发展。
姿势纠正: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睡姿非常重要。坐姿应保持腰部挺直,臀部尽量靠在椅子背上,使脊柱处于正常的生理曲度;站姿时要抬头挺胸,双肩自然下垂,双脚与肩同宽;睡觉时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使颈椎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床垫不宜过软或过硬,以保证睡眠时脊柱能得到良好的支撑。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姿势纠正的重点略有不同,年轻人由于长期使用电子设备等原因,更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因不良姿势导致脊柱和关节的早期损伤;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骨骼和关节的柔韧性下降,更需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防止骨质增生进一步加重。
2.物理治疗
热敷: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可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进行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热敷对于因骨质增生引起的局部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要注意避免烫伤皮肤。不同年龄的患者在热敷时需格外注意温度的控制,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更要小心防止烫伤;儿童由于皮肤娇嫩,一般不建议采用热敷的物理治疗方法,除非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且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
按摩:适当的按摩可以放松肌肉,改善关节的局部循环。按摩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根据不同的关节部位采用相应的按摩手法。例如对于膝关节骨质增生的患者,按摩时可采用揉、按、推等手法,但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关节损伤。不同性别在按摩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女性在月经期间等特殊生理时期,按摩的力度和部位可能需要调整,以避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男性如果有肌肉发达等情况,按摩时也需要专业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操作。
二、药物治疗
1.镇痛抗炎药物: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炎症,但具体药物需遵医嘱选择,不同患者由于年龄、病史等因素的不同,药物的选择会有所差异。例如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在选择非甾体类抗炎药时需要特别谨慎,因为这类药物可能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而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相对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使用时也需要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
三、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当骨质增生严重影响关节功能,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例如关节出现严重畸形、剧烈疼痛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等情况。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风险和预后有所不同,年轻人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手术也会对关节造成一定创伤;老年人身体各器官功能衰退,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后恢复可能也会较慢。在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全身健康状况、骨质增生的严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