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肠胃炎如何治
慢性肠胃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一般治疗涵盖生活方式调整(作息规律、适度运动)和饮食调整(避免刺激性食物、选择易消化食物);药物治疗有抑酸剂(用于胃酸过多致烧心反酸等症状)和胃黏膜保护剂(用于胃黏膜损伤者);针对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有各自注意事项,儿童优先非药物干预、谨慎用药,老年人考虑肝肾功能及药物相互作用、饮食精细,孕妇用药谨慎先非药物治疗再选对胎儿影响小的药且密切关注母婴情况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作息规律:保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一般成年人建议7-8小时/天,儿童根据年龄不同有所差异,婴儿需12-16小时/天,幼儿11-14小时/天,学龄儿童10小时/天左右。良好的作息有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与调节,因为睡眠时身体的各项生理机能处于修复和调整状态,包括胃肠道的蠕动、消化液分泌等。
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运动,如成年人可选择散步、慢跑等,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儿童可进行适合其年龄的户外活动,如跳绳、踢毽子等。适度运动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胃肠功能,但要注意避免在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消化。
2.饮食调整
避免刺激性食物:减少食用辛辣食物,如辣椒等,这类食物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加重炎症;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其中的咖啡因等成分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导致肠胃不适。对于有吸烟饮酒习惯的人群,应尽量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以及酒精都会对胃肠道黏膜造成损害,加重慢性肠胃炎的症状。
选择易消化食物:多吃软烂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软面条等。小米粥富含碳水化合物,且容易被胃肠道消化吸收,还能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软面条也比较容易消化,能减轻胃肠道的消化负担。对于儿童,还可适当增加蔬菜泥、水果泥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但要注意制作细腻,便于儿童消化吸收,同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咀嚼能力调整食物质地。
二、药物治疗
1.抑酸剂
适用情况:当患者存在胃酸分泌过多,出现烧心、反酸等症状时可使用。例如一些因胃酸刺激导致胃黏膜损伤加重慢性肠胃炎症状的患者。
药物举例:常用的有质子泵抑制剂等,这类药物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从而缓解胃酸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
2.胃黏膜保护剂
适用情况:对于胃黏膜有损伤的慢性肠胃炎患者适用,可保护胃黏膜免受进一步损伤。
药物举例:如铝碳酸镁等,它可以中和胃酸,并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胃酸、胆汁等对胃黏膜的侵蚀。
三、针对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
注意事项:儿童慢性肠胃炎在治疗时更应谨慎用药,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调整饮食等。如果需要用药,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症状变化,如腹泻、呕吐等情况,因为儿童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病情变化可能较快。例如儿童使用药物时,要选择儿童专用剂型,且剂量要严格按照儿童体重或年龄进行计算,避免因用药不当对儿童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2.老年人
注意事项:老年人慢性肠胃炎患者在治疗时要考虑其肝肾功能减退的情况。在选择药物时,要注意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同时,老年人的胃肠道功能更弱,在饮食调整上要更加精细,如食物要更软烂,避免食用过硬、不易消化的食物,防止加重胃肠道负担。此外,老年人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用药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
3.孕妇
注意事项:孕妇患有慢性肠胃炎时,用药需格外谨慎。许多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所以在治疗时首先考虑非药物治疗方法,如饮食调整等。如果必须用药,要在医生的充分评估下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以及胎儿的情况,定期进行产检,确保母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