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疼怎么办
疝气疼痛时要立即休息制动、局部加压缓解,持续不缓解或有卡顿需及时就医,医生会评估后选择非手术或手术治疗,术后要注意康复与预防复发,非手术适用于部分婴幼儿和不能耐受手术者,手术是大多疝气的治疗方式,术后要注意休息、饮食及避免腹压升高因素并定期复查。
一、立即采取的缓解措施
1.休息制动:当发生疝气疼时,首先要立即停止剧烈活动,卧床休息。因为剧烈活动会增加腹内压力,导致疝气部位受到更大的冲击,加重疼痛。对于儿童来说,要避免其哭闹、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安抚儿童情绪使其保持安静。例如,对于患有腹股沟疝的儿童,家长应尽量让孩子平卧,减少活动。
2.局部加压:可以使用疝气带进行局部加压。疝气带通过对疝气突出部位施加适当的压力,阻止疝内容物进一步突出,从而缓解疼痛。但使用疝气带时要注意合适的松紧度,过紧可能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过松则达不到缓解疼痛的效果。对于成人腹股沟疝患者,正确佩戴疝气带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疼痛。
二、及时就医评估
1.就医时机:如果疝气疼持续不缓解或者疼痛逐渐加重,或者出现疝内容物卡顿(表现为疝气部位肿块不能回纳,伴有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因为疝内容物卡顿可能会导致肠管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例如,当腹股沟疝的肿块不能回纳且疼痛剧烈时,必须马上就医。
2.医生评估:医生会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了解疝气的部位、大小、是否有卡顿等情况。可能还会安排超声等辅助检查,以明确疝的具体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病史的患者,医生的评估重点会有所不同。比如对于老年疝气患者,会更关注其心肺功能等基础疾病情况对手术耐受性的影响;对于儿童疝气患者,会考虑其生长发育情况以及疝气对身体的长期影响。
三、根据病情选择治疗方式
1.非手术治疗
适用情况: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的婴幼儿疝气,部分有自愈的可能,可先采取非手术治疗观察。例如6个月以内的婴儿腹股沟疝,有一定的自愈几率。另外,对于身体条件较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也可考虑非手术治疗。
具体方法:除了前面提到的疝气带加压外,还可以使用疝托等辅助器具。但非手术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疝气。
2.手术治疗
适用情况:大多数疝气经过评估后都需要手术治疗。如疝内容物卡顿不能回纳的情况,必须急诊手术解除卡顿,避免肠管坏死等严重后果。对于成人的各种疝气,一般确诊后如果没有手术禁忌证,建议手术治疗。对于儿童疝气,在6个月以后如果疝气仍未自愈,也应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常见的手术方式有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等。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不同的手术方式适用于不同的病情和患者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例如,对于复发性疝气患者,可能会选择加强型的修补方式。
四、术后康复与预防复发
1.术后康复
休息与活动:术后患者需要适当休息,一般建议平卧,将阴囊抬高,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阴囊水肿。在医生允许后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过早剧烈运动。对于儿童患者,要避免其哭闹、剧烈活动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家长要加强护理。
饮食:术后饮食要注意清淡、易消化,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导致腹压升高,影响手术效果。例如,可多吃香蕉、芹菜等食物。
2.预防复发
避免腹压升高因素:患者要注意避免咳嗽、便秘、提重物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对于有慢性咳嗽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咳嗽;对于便秘患者,要通过调整饮食、药物等方式保持大便通畅。
定期复查:术后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一般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等时间点进行复查,了解恢复情况,以及是否有复发迹象。如果发现异常情况,能及时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