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凶险性前置胎盘
凶险性前置胎盘是既往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为前置胎盘且胎盘附着于原子宫瘢痕部位的特殊类型,其发病与剖宫产致子宫肌层内膜损伤、瘢痕处子宫肌层修复不良等有关,多次剖宫产史风险升高;临床通过超声、MRI诊断;对孕妇可致大量出血、贫血休克等,对胎儿可致宫内生长受限等;有剖宫产史、高龄、肥胖孕妇为高危人群,需加强产检、注意休息等,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发病机制相关要点
剖宫产手术会对子宫肌层及内膜造成损伤,形成瘢痕组织。当受精卵着床时,由于子宫下段及宫颈部位的血供相对丰富,而瘢痕处的子宫肌层修复不良,弹性和收缩性较差,受精卵为了获取足够的营养,就容易着床于子宫瘢痕部位,从而引发凶险性前置胎盘。从解剖结构角度看,子宫瘢痕处的肌纤维被破坏,正常的子宫蜕膜形成受到影响,使得胎盘绒毛种植异常。
随着多次剖宫产史的增加,发生凶险性前置胎盘的风险也会相应升高。例如,有过2次及以上剖宫产史的孕妇,其发生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概率明显高于仅有1次剖宫产史的孕妇。这是因为多次剖宫产导致子宫瘢痕区域更广、更复杂,对受精卵着床的影响更为显著。
临床诊断相关内容
超声检查:超声是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的重要手段。通过超声可以清晰观察到胎盘的位置以及与子宫瘢痕的关系。一般在妊娠中期进行超声筛查时,若发现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且靠近或覆盖原子宫瘢痕处,就需要高度怀疑凶险性前置胎盘。超声能够测量胎盘边缘与宫颈内口的距离,以及胎盘与子宫肌层的关系等指标。例如,当胎盘下缘距宫颈内口距离较近,且胎盘与子宫肌层之间的肌层厚度变薄甚至部分缺失时,提示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可能性大。
磁共振成像(MRI):对于超声诊断不明确的情况,MRI可以进一步协助诊断。MRI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胎盘与子宫肌层、膀胱等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准确判断胎盘植入的深度等情况,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精准的信息。
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方面
对孕妇的影响:凶险性前置胎盘在孕期容易导致孕妇发生大量阴道出血,且这种出血往往难以控制。因为胎盘附着于子宫瘢痕处,此处的子宫肌层收缩能力差,在孕期随着子宫的增大,胎盘位置相对固定,容易发生出血。大量出血可导致孕妇出现贫血、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同时,由于胎盘植入的风险较高,在分娩时可能需要进行子宫切除等手术,对孕妇的生殖健康和身体功能都会造成较大影响。
对胎儿的影响:孕妇的大量出血会影响胎儿的血供,导致胎儿出现宫内生长受限、缺氧等情况,增加胎儿早产、低体重儿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例如,胎儿可能因为胎盘血供不足而生长发育迟缓,体重低于同孕周的正常胎儿;或者因为缺氧出现胎心异常等情况。
特殊人群的相关情况及注意事项
有剖宫产史的孕妇:这类孕妇属于凶险性前置胎盘的高危人群,在孕期需要加强产检。从孕早期开始就要密切关注胎盘的位置情况,定期进行超声检查。在产检过程中,孕妇要如实告知医生既往剖宫产史等情况,以便医生准确评估病情。同时,孕妇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减少因腹压增加导致出血的风险。如果在孕期出现阴道流血、腹痛等异常情况,要立即就医。
高龄孕妇:高龄孕妇本身妊娠风险就相对较高,若同时合并凶险性前置胎盘,风险会进一步增加。高龄孕妇在孕期更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产检,加强对胎盘情况的监测。由于高龄孕妇身体机能相对下降,对出血等并发症的耐受能力较差,所以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自身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肥胖孕妇:肥胖孕妇发生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概率可能也会升高。肥胖会影响子宫的局部血供和解剖结构,增加胎盘着床异常的风险。肥胖孕妇在孕期要积极控制体重增长速度,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同时加强对胎盘情况的监测,因为肥胖可能会掩盖一些出血等异常表现,所以更需要密切关注自身和胎儿的状况。



